凡軍械研制過程,可對大勝境內任何人進行征調,可對三品以下官員進行直接任命。
凡軍械生產過程,可對大勝境內所有物資,包括但不限于礦藏,人力,各類相關生產生活物資進行征調。
凡軍械運轉過程之中。
大勝全境各地官道等交通,軍械運轉擁有最高路權,遇山開山,遇河架橋,遇村遷村……。
凡軍械分配,對于大勝境內七大邊軍重鎮進行軍械分配之最高權力。
“元勝,這里沒有外人。”“大勝一統,天下打下來,過半的功勞是你統領的青州府大軍起到了主導作用,西征大荒國,北進蠻國,南討南洋,東戰大東國和八岐國,這一筆筆戰功,大勝再大的權利加諸你身。”
“都不為過。”
“我和唐相年紀大了。”
“你又力主軍政處代替皇權,要不然我和唐相,倒是真想當個從龍之功。”
萬樹森呵呵一笑,目光透著和善和真摯的看向許元勝。
“老師,唐相,厚待愛護之情。”
“元勝甚是愧不敢當。”
“其實那個位置,非我清高看不上。”
“實則數百年的皇朝,終究會有落寞的一日,一旦到了那日,子孫后裔哪有能善終的。”
“皇權就像是一個緊箍咒,雖高高在上,卻也像是被詛咒。”
“當然,它依然迷人,令人思之心動。”
“不過皇權也好,軍政處代行天下權利也好,只不過是換了一個說法,即能規避皇權帶來的詛咒,又不影響大權在握。”
“豈不更好。”
許元勝隱晦的提及,眸光內透著清醒的睿智,實則他的權利已不亞于皇權。
“元勝,若是我和唐相不在了,你就不怕其他人分權?畢竟現在軍政處人數達十三人了。”萬樹森忍不住道。
“老師,皇權的最大依仗是軍權。”
“軍權之下,天下莫能出其左右。”
“待天下穩定,只需要將軍權進一步獨立出去,就能解決老師所擔心的事。”
許元勝說道。“元勝是個內慧之人。”
“不錯。”
“即能做到人前風光,又能做到人后定鼎大局。”
“先皇當年就是坐在那個位置,受其牽累,又無能力掌控天下軍權,導致皇權威嚴一日不如一日,到最后政令難出京畿之地。”
“我看軍政處十三人,挺好。”
“有利于穩定,更利于平衡各方,不至于所有功過是非都盯著一個人。”
唐晏廷呵呵一笑。
萬樹森也點了點頭,只不過換個名稱罷了,他心里也明鏡似的,又豈會把主要的權利分給沒有一起打天下的人。
這天下。
不管怎么變,權利始終還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
只是變個花樣,限制皇權,力主軍政處,多人執政,權利制衡,多好的噱頭和制度啊。
就能讓大局頃刻間穩定。
輕而易舉換掉了盛家的皇權,又不會被人當成亂臣賊子,忤逆造反的叛賊,又能取信于百姓和民眾,落個清明無私的名頭。
這筆買賣,劃算。
許元勝和萬樹森以及唐晏廷相視一笑,沒有再深聊,再多說就顯得赤裸裸過于鉆營了,但三人心里都明鏡似。
他們即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意圖和愿景之外,也都有利民的真心。
這就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