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開戰就是為了少打仗,這個宗旨,希望在場的每個將領都記在心里。”
許元勝沉聲道。
“是!”在場的眾將領齊聲領命,心里都開始思考著最后一句話,開戰是為了少打仗。
這個時候。
許元勝攤開了一張地圖,這張地圖覆蓋了周邊國家。
他拿起筆嘩嘩嘩的劃了三道圈。
“第一道圈是大勝本土,不管任何時候,戰爭絕對不能進入境內,這是我們軍人的底線。”
“第二道圈是本土之外兩百里,這是未來戰爭的邊界線,敵人若是趕到此地,我等要做的就是讓他們難以越雷池一步。”
“第三道圈,囊括了我大勝在周邊諸國的港口和勢力范圍,凡是臨近此地,就視為同我大勝宣戰,必須給予最嚴厲的痛擊。”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大勝的最強戰力,要部署在第三道圈周邊。”
“這也是我等對于大東國,八岐國,南洋三國,以及西側大荒國和周邊幾個小國進行部署兵力和滲透的原因。”
“我希望未來的戰爭,止步于第三道圈,最次也要停留在第二道圈。”
“若是有朝一日,本土遭受外敵侵入。”
“我等,哪里還有面目,面對陣亡的數十萬將士,以及大勝無數百姓。”
許元勝沉聲道。
“許總兵說的沒錯。”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我們有生之年,讓本土再無戰事。”海無涯沉聲道。
“當年大荒國和蠻國之威脅。”
“將永遠一去不復返。”
“這也就意味著在場的諸位,在明年很多一部分將領,都要前往境外領兵。”
“而我們七家邊軍重鎮的總兵,會在第三道防線坐鎮。”
“我們不死,敵人休想踏入三道防線內。”
候光耀開口道。
“愿為大勝,赴湯蹈火,馬革裹尸。”慕容山上前一步沉聲道。
“愿為大勝,赴湯蹈火,馬革裹尸。”眾將領臉露肅穆,紛紛沉聲道。
他們的目光停留在三道圓圈之外。
這是大勝的三道底線。
他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捍衛最外圍的第三道防線。
只要釘死在第三道圈外。
本土才能安然無恙。
“好,現在傳達軍令。”
許元勝沉聲道。
在場將領們紛紛佇足,目視著許元勝所站的方向,每個人的目光中透著興奮和驚喜,沒有想到這在火車行駛進入京城的路上,新年還沒有過,就已經有軍事命令。
“依第三道防線為基準。”
“依大東國,八岐國為東部防線,境內增兵三十萬,就地征兵二十萬,合計五十萬兵,候光耀總兵為最高將領,下轄戰船五百艘,各類火炮不下一千門,配備火槍十萬把,建立東部防線軍械所,配備完備的軍工體系。”
“旨在防御東部防線,以及大勝近海之海域,必要的時候策應南部防線。”許元勝沉聲道。
“領命。”候光耀上前一步。
“依南洋三國為南部防線,境內增兵至四十萬,就地征兵二十萬,依昌平國和南廣國增兵為主,合計六十萬兵,海無涯總兵為最高將領,下轄戰船一千艘,各類火炮不下兩千門,配備火槍二十萬把,建立南方軍械所,配備完整軍工體系。”
“未來將成為最先拒西方之敵的前線。”
許元勝說道。
“領命。”海無涯沉聲道。
“依北方滅蠻之戰建立的兩座城防為北部防線,防線覆蓋北方和西方陸地面積,當地兵馬不動,會從大荒國再次調動十萬鐵騎配合……,主戰蠻國以及猶大國,乃至是從西方陸地上的敵人,建立北部防線軍械所。”
“這一塊我青州府,以及西川重鎮和滇南重鎮以及兩江重鎮和平北重鎮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