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多發式火槍的生產線已經落成,并開始對外傳授技藝,向境內各大軍械所提供技術支持,復制更多的多發式火槍生產線。
“大人,很快多發式火槍,就能開始批量生產。”
“我們在境內也發現了多座大型的鐵礦,雖然埋藏地底比較深,但現在我們有了內燃機,動力上足以讓我們可以開發更深的地底鐵礦。”
黃雷興奮道。
“猛火油很快就從中海附近運過來。”“在內燃機這一塊,是時候開始加大推進了。”
許元勝笑著道。
“那感情好。”
“其實為了挖掘地底鐵礦,我們也造了一批拖運車,畢竟鐵礦所在離火車道比較遠,單靠馬車運輸太慢了。”
“我等就擅自做主,單獨制造了幾輛大型的拖運車。”
“剛好又造成了一臺。”
“大人請看。”
黃雷興奮的帶著許元勝,去了軍械所深處的一個院落內,就看到院內停靠著一輛比坦克還要高,使用的也是履帶,不過前面加了一個鏟兜。
活脫脫鏟車面世了。
在那車旁,還有十幾個匠人,圍繞著在不斷的吹毛求疵的改進和研究,一個個熱衷且狂熱的眼神,看的出來,他們更偏向于車輛的研發。
“不錯。”
“研發還是要面向需求。”
“即然你朝這一塊進行研發了,接下來大軍必然往西進軍,騎兵已經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因為往西已經處于戰區,鋪設鐵軌也不合適。”
“制造出適合運兵的車輛,已是迫在眉睫。”
“也可以多考慮考慮,比如現有的這輛車,加個車斗,就能運兵了。”
許元勝笑著道。
此話一出,那些在車前討論的十幾個匠人,皆是眼前一亮,臉露狂喜之色,似是覺得他們的用武之地來了。“另外履帶并非適合所有車輛。”
“運兵車,講究速度快,還是換成車輪吧,行駛速度快,損壞易修,我回頭讓人從南洋那邊調撥一批天然橡膠,那東西配合鋼骨制造輪胎效果很好。”
許元勝提點了幾句,具體的還要他們來事先。
“請大人給予一個時間,我們一定竭盡所能研制出滿足運兵需求的運兵車。”黃雷恭敬道。
“一個月吧。”
“最遲不超過兩個月。”
“在不影響多發式火槍的基礎上,生產出至少兩千輛運兵車,要求每輛車可承載至少全副武裝的三十人。”
“如何?”
許元勝沉吟道,其實兩千輛也遠遠無法滿足運兵需求,畢竟現在軍備越來越規模化了,現在火炮和多管火箭炮都還用馬車拉的。
各方面都需要替換成新的動力軍備了。
“軍械所在規定時間內,愿意拿出五千輛標準型運兵車。”
黃雷咬了咬牙,發狠道。
“你若能完成,爵位再升一級。”
“給予你黃家世襲罔替。”
“另外凡是負責此次任務的軍械所人員,品級加一級,賞銀百兩,每多出一輛車,再加十兩銀子。”
許元勝微微瞇眼,若能拿出五千輛,一次運輸至少十五萬人,那就能頂大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