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預見,分紅下發之后,肯定會有更多的民眾想要認購大勝的國債。”
張友德說道。
“繼續開放認購。”
“這次提高分紅比例,設置一年回購期限。”
“記得每一個月,逐步提升國債份額,一直等我通知你,再停止。”
許元勝沉吟道,必須讓政府擁有大量的金銀,才能為推進紙幣擁有龐大的基礎。
但這個事,又不能直接告訴民眾。一旦他們知道,手里的金銀以后會換成紙幣,怕是再是相信政府,也會猶豫不決的。
哪怕大勝封建時代,銀票已經有了。
但大多數頻繁交易,還是現銀。
就說明了問題。
提高分紅比例,縮短回購時間,就是等紙幣出現后,讓民眾心底抵觸降低。
畢竟在這個事上,政府是做的不地道,是拿他們的家底,充實國庫,發放紙幣的。
“是!”張友德沒有多問,立即領命。
等第二日許元勝到了政務處時。
“領袖,我聽說國債券再次發放了?”唐晏廷不解道。
“最多半年,大勝的紙幣就會問世。”
“要盡可能吸納更多的金銀,充實國庫。”
“來為紙幣發放奠定實物基礎。”“即便房產交易方面,也是為了新貨幣的推行,打前站的。”
“國庫金銀越多,越能讓我們掌握民間財富的潛力,方便我們把紙幣數額和金銀進行合理掛鉤。”
“紙幣等價金額過高,就會形成。”
“紙幣等價金額過低,就會很難推進。”
許元勝說道。
“領袖是打算拿金還是銀,做等價參考?”萬樹森開口道。
“金。”許元勝沉聲道。
“金價一直很穩定,比銀的浮動更小,確實更適合做等價參考。”萬樹森點了點頭。
“西方最近頻頻請求開放市場。”
“看眼下的情況,還是不能放開的。”
唐晏廷沉聲道。“讓他們等著。”
“必須等我們的貨幣發放下來。”
“這個時候絕對不能讓大勝境內的金銀大批外流以及物資被低價購買走,那樣會導致我們的物資價格出現,最后買單的將會是民眾。”
許元勝沉聲道。
“好的。”唐晏廷和萬樹森皆是鄭重點頭。
先行把金銀收入國庫,無疑會更容易推進和黃金等價紙幣的面世以及推廣,防范民間金銀外流出境。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
一晃又兩個月過去了。
隨著國債券的推進,大量的金銀流入了政府手里。
為了不影響民眾的購買力。
大勝政府又拿出來大筆國債銀子,直接用來推進基礎建設,這樣一來一回不斷的倒手。
使得國庫的金銀,依然維持在一個穩中有升的同時。
大勝的各種建設,得到龐大的銀子注入,完全如同雨后春筍一樣,一日一個樣的快速變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