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擺擺手,“你說的我明白,其實我....”
說著,他突然換了口氣,“孤幼年讀書時問過父皇,何為太平盛世!父皇想了許久對孤說。他認為的太平盛世,其實也不過是農人只能勉強活命而已。有口飯吃,少餓死點人....”
“孤一直覺得,父皇這話有些偏頗了。”
“孤也不是沒出過宮禁,長在婦人之手的不知民生的皇太子。”
“也不是沒去民間親眼看過,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家家戶戶,倉有余糧前院有狗后院有豬.....有桑有蠶..池塘有魚。”
“可現在看來....還是父皇說的對,孤看到的....只是滄海一粟,大明一隅。而父皇看到的,卻是整個天下!”
說到此處,朱標忽看向李景隆,“你說.....怎么能讓天下人都富裕呢?”
李景隆沉思半晌,再三權衡,開口道,“臣以為做不到...所有人都富,那是癡人說夢!”
說著,他也看向朱標,“在臣看來,讓天下的百姓都有活路,起碼能像個人一樣活著,就是太平盛世了!”
朱標略微意外,但隨即釋然,“是呀...讓所有人都有活路尚且做不到,說其他的不是癡人說夢嗎?活路...活路?”
他又看向李景隆,“還記得以前咱倆說過的話嗎?”
李景隆對上朱標的眼睛,正色道,“記得,您和臣說過,要創造一個有別于歷朝歷代,真正做到國富民富的大明出來!”
“你也說過..”
朱標也看著李景隆的眼睛,“光靠減免賦稅,做不到!再怎么減免,皇糧秋稅都是農戶身上的大山,能把人壓死!”
“再怎么減,最多也只是讓百姓喘口氣.....改不了窮命!”
“減的再多,只要國家要打仗,就會十倍百倍的從百姓身上再要回來.....”
說到此處,朱標的嘴角突然掛上幾分微笑,眼神多了幾分堅定。
“以前孤總是想著,再等等...”
“有些時候當兒子的不能太忤逆自己的老子,而且孤還年輕,許多事日后自有大把的時間來做。”
“但現在看來....”
朱標嘆口氣,又道,“必須要爭朝夕。現在不做,將來就更不會做,孤不會一直年輕的,人越老越墨守成規,越怕折騰,有些事只能趁著年輕....”
“太子爺!”
李景隆讀懂了朱標的心思,“您是要....?”
“開始著手新政吧!”
朱標鄭重道,“不等了!哪怕父皇不高興,也要著手!咱倆之前說過的,開海開貿開關!”
“取消人丁稅,就收田稅。”
“趁現在大明朝開國未久,徹底的清查土地,統一丈量!”
“取締以前由里長糧長還有鄉紳把控的替朝廷征糧收稅的權利,改為官收官解。”
“除朝廷明宣天下的賦稅之外,地方衙門不得擅自攤派。”
“統一農稅,制定商稅。”
“還有...”
朱標說著,越來越興奮,“還有什么?哎呀呀....孤一時想不起來了,但孤都記在本子了。你以前說過,世上沒有完全的,十全十美的德政。”
“所以只要對百姓有利,對民生有利,管他那么多,先去做!”
“邊做邊學,邊學邊改!”
“二丫頭....”
李景隆抬頭,“臣在!”
“孤還年輕,你也年輕...”
說著,朱標看向周圍的少年們,“咱們大明,還有許多年輕的俊杰....咱們君臣一道,有一輩子的時間可以為天下百姓謀求福祉!”
而后,他繼續看著李景隆,“你得幫孤!有些事,孤一個人做不到,也做不完!”
“既殿下不嫌臣卑鄙無能...臣定肝腦涂地!”
李景隆俯首道,“愿與殿下一道,教我大明日月,永煥新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