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一笑,志得意滿。
李景隆垂首,精神內斂。
~
不知不覺,火熱七月。
炎炎夏日,大白天的人跡稀少。
但位于京師火瓦巷一處四進的宅院,卻是賓客盈門。
“黃兄,恭喜恭喜!”
“黃大人,下官給您祝壽....”
“恭喜黃兄,雙喜臨門呀!”
站在門前迎客的翰林學士,東宮伴讀黃子澄笑容滿面。
今日還真是雙喜臨門,不單是他的生日,更是他高升的好日子。
如今的他已被太子欽點,為太常寺卿,可謂春風得意。
“今日諸位同僚登門,蓬蓽生輝呀!”
見賓客來的差不多,黃子澄寒暄兩句,笑道,“本想....一家人簡簡單單的吃個家常便飯,豈料,呵呵呵!竟鬧了如此大的陣仗,讓諸位見笑!來,請...請入席!”
院落之中,早就搭了涼棚。
酒席也已擺好,黃子澄先在主位上坐了,而后數十名跟他平日走的近的,同一派系的官員們,才拱手落座。
“今日不談公務!”
黃子澄繼續笑道,“也沒那么多文縐縐的俗套,略備酒席.....”
他正說著,忽見管家嗖嗖嗖的跑進來。
而后眾賓客就見黃子澄笑呵呵的臉上,流露出明顯的錯愕。
“黃兄?”
邊上一名官員,低聲問道,“怎么了?”
“他?他怎么來了?”
黃子澄帶著幾分錯愕起身,“對不住,諸位,我先迎客!”
眾人詫異的看過去,就見一人,長身玉立豐神俊朗,一身青衣,邁步進院。
“呵呵呵!今日李某不請自來,做了惡客了!”
“嘶...”
眾人心中驚呼,他怎么來了?
來者不是旁人,正是曹國公李景隆。
~
“我知道這不合禮數!”
李景隆扶著要行禮的黃子澄,笑道,“不請自來,是讓主人為難。但李某實在......素來欽佩學士,有親近之心。再者,也有事求到學士您。”
說著,俯首請罪道,“叨嘮!”
“不敢不敢!”
黃子澄心中納悶,但禮數還是很足,客氣道,“您是下官請都請不到的貴客!”
說著,引著李景隆朝宴席中走。
“見過曹國公!”
“卑職見過公爺....”
李景隆一一頷首,在即將坐下之時,忽把手中的長軸放在桌上,“聽聞今日是學士的壽辰,李某一介武夫,不懂如何挑選賀禮!倉促之間,在家中找到一幅米芾的手書.....”
“嘶...”
宴會之上,諸官員震驚之色溢于言表。
曹國公真是大方!
米芾的真跡,當做壽禮就給送了?
那可是米芾的真跡呀!
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傳家寶呀!
就連黃子澄都是頗為動容。
他自問平日跟李景隆交集不多,且文武有別,哪想到對方竟然這么...肯折交?
“其實李某對學士,傾心久矣....”
許久不曾施展這套巴結大法,但此刻李景隆施展起來,也是得心應手。
之所以要結交...不,是結交整個文官系統,就是李景隆布局之中的第二點。
也是重中之重!
黃子澄等人在歷史上是絕對的忠臣孝子,但相比于他們的德行,他們的才能就差了許多。
歷史上黃子澄和齊泰,配合建文削藩。是黃子澄說服了齊泰和建文帝,不要一上來就拿燕王朱棣開刀,而是先拿朱棣的同母弟周王朱橚下手。
動手之人,就是他李景隆。
也是他黃子澄,建議把朱棣的三個兒子放回北平。
而后耿炳文戰敗,也是黃子澄建議讓李景隆領五十萬大軍,掃平叛逆。
建文帝固然不咋地,可黃子澄等清流自詡為諸葛亮,其實連臭皮匠都不是。
在邊上一頓讓人費解的瞎操作.......幫著建文,終于斷送了大好江山。
而李景隆的布局,就是要結交這些日后,圍繞在儲君身邊,且能說得上話的清流集團做文章。
他要讓這些人覺得,李景隆是他們自己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