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籌碼!
當初的他,還是個浪蕩紈绔。
可現在,天下人對他而言,皆是籌碼。
“公爺...”
忽然,李小歪快步進來,到李景隆身側低聲道,“宮里來人尋您,召您入宮!”
李景隆眉頭微皺,“說什么事沒有?”
“小的也不懂!”
李小歪低聲道,“是說....黃河決口了!”
李景隆臉色一暗,腦中忽想起剛才莊子大管事的話。
今年,不對勁!
~
“黃河在河南原武黑山決口...”
李景隆的馬車,在長安街上正好撞見了兵部尚書李至剛的儀仗。
見了李景隆,李至剛也不管李景隆樂意不樂意,直接鉆進李景隆的車廂之中,帶著幾分幸災樂禍,直接開口。
“洪水一路往東,距離開封...嘖嘖就差五里地,這水稍微再大點,能把開封都給淹了!”
“而后朝東南流去,陳州,項城,太和等地,東邊的壽陽正陽全完了....”
李景隆默默聽著,同時又在腦中不住的思量著,此次黃河決口的路線。
“魯西是不是也完了?”
聞言,李至剛詫異道,“您怎么知道?”
說著,壓低聲音,“何止完了,魯運河直接塞住了。四百五十多里的航道,差不多堵了二百多里....”
“濟寧往北根本沒法走了,濟南往南..嘿嘿,一片澤國!”
一片澤國!
但是這幾個字,僅僅四個字,蘊含著多少.....民不聊生流離失所?
“公爺,您怎么猜到魯西那邊的?”李至剛忽追問道。
“這次決口,并非偶然!”
李景隆嘆口氣,“三年前.....我在泗州祖陵大工,未經請旨擅自回京...”
“哦!”
李至剛眼睛一亮,笑道,“對,當年您就上了折子,河南山東也報上來了,秋季暴雨秋汛,黃河水位上漲,若不能及時處置,恐怕會引得黃河水患決口!”
說著,他搖頭道,“這幾年,水都大!莫說北面了,我松江老家那邊,水位都比往年高了不少!”
接著,他忽又帶著幾分譏諷,“呵,這回決口的架勢,可比往次都厲害!如今戶部尚書是趙勉那窮措大,他能應付得住嗎?”
李景隆明白,李至剛一直對于清流文官集團,奪了他的戶部尚書耿耿于懷。
現如今,就是存了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思!
最好是那些清流文官們對于救災等事一籌莫展,然后再讓皇帝想起他李至剛的好來。
“以行!”
李景隆淡淡的說道,“你心里最好有個預案!”
陡然,李至剛的心跳加速,“您的意思?”
“一會進宮!”
李景隆低聲道,“皇上難免會問詢你的意見!”
咚咚咚,一想到又有在皇帝面前露臉的機會,李至剛瞬間呼吸急促。
眼中精光四射,快速琢磨一遍之后,立即說道,“還是老樣子,派遣大員去地方。一,組織官紳捐款捐物,二,調集糧草穩定百姓。三,以工代賑,修河治宰。四,請求免稅安定民心。”
說著,他摩拳擦掌道,“治災如治病,盡早盡快....”
李景隆看著他一笑,沒有說話。
“賊他娘!”
突然,李至剛破天荒的罵了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