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起身,李至剛落后一步。
兩人垂首進來,正準備如其他人一般跪著,就聽朱元璋忽然對李景隆道,“怎么才來?”
“臣在家里的莊子上,今年莊子上的農事不好!”
李景隆低聲道,“臣想著巡查一番,省的莊子上的管事,不顧
聞言,朱元璋臉色稍緩。
但口中卻道,“一天天,就忙著家里那點小事,軍國大事你就不管了?”
“我他媽想管?”
“我現在是干啥的呀?”
李景隆心中暗道一句,面上卻誠惶誠恐,“是臣疲懶....”
“咱記得三年前,你上書過黃河有決口之憂!”
朱元璋打斷他,“李以行也在咱的面前,說過此事.....具體的事,當時還是李以行辦的!”
忽然,李至剛得意的瞄了一眼跪著的戶部尚書趙勉等人。
“驟然來災!”
朱元璋又道,“他們束手無策,叫你二人來,是問問你倆,有何對策!”
“臣,五點奏議!”
李至剛快步出列,大聲道,“第一,速委派朝廷大臣趕赴災區...”
當下,他原原本本的把剛才對李景隆所說的五點,陳述了一遍。
朱元璋默默聽著,目光不時的在戶部眾人的身上掃來掃去。
待李至剛說完,感受到老朱目光的趙勉,大汗淋漓的抬頭,“啟奏皇上,戶部尚有庫銀.....”
但豈料,直接被李至剛打斷。
“趙部堂,現在銀子...是最沒用的!”
頓時,殿內人人側目。
人家趙勉是跟皇帝說話,你李至剛哪來的膽子插嘴?
“皇上,微臣以為,在剛才微臣所說的五點之前,還有兩點....”
朱元璋頷首,“你說!”
“第一,馬上調動軍隊,維持治安!”
“第二,就近撥糧。不管是各布政司的存糧,還是軍糧,必須馬上調撥給災民...”
“沒有糧進肚子果腹,就算每個災民一百兩銀子,也無濟于事!”
“銀子,能吃嗎?”
啪!
朱元璋一拍桌子,“說的對!”
而后看著趙勉等人,不悅道,“爾等整日圣人文章,卻不知百姓疾苦....身居高位,是擺設嗎?”
“皇上,關于調撥糧食,臣心中有個想法!”李景隆也開口道。
“嗯,好好好,二丫頭你說說!”
“十一個州府受災,災民何止百萬?且災情不止一省,乃是河南山東兩地。”
李景隆緩緩道,“朝廷調撥糧草,稍有不慎就能引來哄搶,或許也會被別有用心之徒,蠱惑百姓說朝廷厚此薄彼,以至百姓失了心智!”
他頓了頓,繼續道,“山東的災,可由河道總兵,山東都指揮使,直接用軍糧...”
“至于河南!”
李景隆俯首道,“除了都指揮使司之外,由開封周王處,調撥出一部分來!把災區按地域劃分,就近賑災!”
“我他媽怎么沒想到?”李至剛心中暗道。
朱元璋又是重重點頭,“到底是帶過兵的人,說話辦事的條理比他們強多了!”
“還有!”
李景隆又道,“太子爺應該到西安了吧?”
“嗯嗯,跟太子有何關系?”朱元璋奇道。
“河南受災最重!且賑災之后,還有治瘟,還有組織百姓重新耕種,還有種種棘手之事!”
李景隆繼續道,“若從其他地方調撥糧草,遠水解不了近渴!臣以為,請太子爺在關中籌措糧食,用來救濟河南!”
聞言,朱元璋臉上露出幾分笑容。
“你此言...深得吾心!”
他當然歡喜!
這明顯是給他的好大兒,太子朱標在天下人面前,樹立賢君形象的最好機會!
“馬上給周王還有太子去旨!”朱元璋開口。
中書舍人劉三吾,開始提筆等待。
“周王那邊,先跟著河南的官,盡力救災...糧食調撥等事,不必請示!”
說著,朱元璋頓了頓,“跟老五說,他用了多少糧食銀錢,以后戶部會補給他,切勿這時候小氣,一切以百姓為重!”
“告訴太子!西北糧倉充裕....調陜西的糧食入河南。”
“遵旨!”劉三吾一蹴而就。
“還有!”
朱元璋看向李至剛,“你是兵部尚書,讓河南山東的武將組織人馬,務必安定局面!”說著,語氣一寒,“若有聚眾謀亂的,蠱惑人心的,發現一個殺一個,發現一群殺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