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站住身形,“既你是十四叔舉薦的,那就全允了。”
而后他又沉思片刻,正色道,“傳旨給李景隆,甘州的肅王府邸務必在一年之內建好,然后讓你十四叔移藩甘州!”
朱允熥的心里忽然有些不痛快,肅王現在暫居平涼,那是鳥不拉屎的地方,就算他將來手中有兵,可那些兵都要靠朝廷養活。可是現在,老爺子卻讓他移到甘州去?
但他面上并不顯露,而是笑道,“甘州六衛盡是肅鎮勁旅,張掖之地又是塞上江南富甲一方。您老這份安排,十四叔定然歡喜!”
忽然,朱元璋古怪的看了他一眼。
朱允熥肚子里的話,頓時咽了回去。
“哎!”
看了幾眼之后,朱元璋忽然好似沒了興致一般擺手道,“你去吧,咱還要伺候菜園子呢....”
“呃....是,孫兒告退!”
朱允熥轉身走了幾步,又忽然回身道,“皇爺爺,咱們爺倆好些日子沒在一塊吃飯了,晚上孫兒請惠妃娘娘做幾個好菜,孫兒陪著您喝兩口?”
“嗯!”
朱元璋點點頭。
待朱允熥走后,朱元璋重新戴上草帽,換了鞋,又鉆進菜園子之中。
“這孩子,怎么變得這么笨了!”
他一邊繼續澆水,一邊心中暗道,“咱讓老十四移藩甘州,是為了給老十四更多的權柄嗎?是讓他把甘肅抓在咱們朱家手里。”
“這江山,外姓人靠不住!”
“不,他不是笨!”
朱元璋子心中再嘆,“他是小心眼...哎!遭娘瘟的,跟誰學的呢?”
~
“殿下,此地為高臺衛....”
生于江南深宮之中的肅王朱楧,何曾見過西北的雄厚與遼闊。
一望無垠的藍天,巍峨幽然的山脈,穿著胡人服飾的商賈,看不到盡頭的駝隊.....
還有清澈見底的湖水,成片的牛羊...戰馬!
“不到西北,不知....我大明之大也!”馬背上,駐馬湖邊的朱楧,看著眼前的美景,口中發出感嘆。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邊上同樣駐馬的李景隆笑笑,馬鞭指著遠處的哨所,低聲道,“此地乃是河西鎖鑰,五郡咽喉之地。自漢開始,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
“前宋時漢風不振,此地隸屬于西夏國,直至我朝洪武五年,宋國公收復河西,我大明在此重設高臺衛,隸屬于甘州中衛之下。您看,除了那邊的衛城,二十里外還駐扎著一營哨馬,皆是百戰精兵!”
“既有衛所,為何還要設置哨馬營?”朱楧疑惑道。
“您看!”
李景隆指著不遠處衛城之中進進出出的商隊,“保護商路!”
說著,他帶著幾分感慨,“咱們肅鎮在大明所有邊鎮之中是最窮的。除了張掖這一帶,除了沙子就是沙子。軍戶百姓辛苦農耕,也不過是能勉強果腹。所以,這條商路,對于肅鎮上下九萬將士來說,就是命脈!”
“那...”
陡然,朱楧臉色一紅,“既然如此,甘州城結余的稅銀,您自己留著不行嗎?為何還要送給本王....”
“再窮也不能窮了您呀!”
李景隆大笑,“您可是王爺千歲.....”
“不!”
朱楧卻搖頭道,“我是大明皇子,但亦是大明子民。”說著,他轉頭對身后的肅王內史吩咐道,“回頭把咱們府上的銀錢,都拿出來賞賜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