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如今這個節氣,北方各省都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誰家也沒有余糧拿出來救濟呀?”
李景隆打斷他,“這些就不必說了。”
說著,他正色看向李至剛,“先按你說的賑濟著.....若是糧食不夠....”
他站起身在屋內來回幾趟踱步,像是在下著某種決心,“我讓人,開軍倉給你!”
“啊?”
李至剛頓時大驚,聲音都顫抖起來,“公爺....?這.....”
“先安撫百姓!”
李景隆沉聲道,“三十萬百姓,嗷嗷待哺。陜西經不起如此大亂,大明也經不起如此的大亂....”說著,他又是嘆氣,“別說軍糧,就算是兵馬調動,維持地方穩定,只要你開口,我就給你兵!”
咚!
李至剛再也站不住了,跪地道,“公爺....卑職..”他肩膀聳動,“無以為報呀!”
這是真話,李景隆做的這些,在他看來其實并不是為了老百姓,而是為了他李至剛的官帽子。而如此大的人情,叫他李至剛以后怎么還?
而李景隆之所以下這么大的力氣幫他,乃是因為陜西的布政現在最好還是李至剛來擔。若是他被調走了,換來一個東宮一系的清流,那日子可就難受了。
~~
“出來吧!”
待李至剛感恩戴德的下去,李景隆端茶飲了一口,低聲道。
腳步響起,十幾名武將垂手從偏廳之中出來,躬身站著,屏蔽呼吸。
“讓本公救你們!”
李景隆抬頭,看著眼前的武將們,忽然無聲冷笑,“想來,你們每個人的屁股
說著,他又道,“武備庫,糧庫的賬肯定都是一塌糊涂!對不對?”
屋內寂靜無聲,只有將領們急促的呼吸聲。
這些人大多是洪武二十六年,朱標巡視西北時候親手換上來的。這些人大多是從京畿駐軍之中挑選的武將,忠心是有的,但能力未見的比得上在邊塞成長起來的將領。而且這些人,也很受朱樉的不待見,他們也不是絕對忠于秦王,所以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內,秦王的三護衛已顯得衰敗起來。
自古以來,壞事就壞在這種相互制衡上!
“秦王千歲薨了!”
李景隆又低聲道,“新的秦王千歲,朝廷還沒有冊封。而在這之前,朝廷一定會派巡察御史前來,查你們...呵呵,到時候別說你們的官帽子保不住。腦袋是否還在....”他冷笑道,“亦是未知數!”
咚!
有將領跪地,大聲道,“公爺,卑職等也不得已呀,卑職等接手的時候,護衛三軍就是一筆爛賬,早些年王爺千歲...”
“這話你跟朝廷去說,別跟本公說!”李景隆繼續低頭喝茶,“把事推到秦王頭上,你們也真想得出來....膽子包了天了!”
“公爺!”
熊本堂上前,低聲開口,“其實兄弟們跟咱們還是有些香火之情的。”
“我自然知道!”
李景隆放下茶盞,“不然我也不會召見爾等,直接讓御史找你們的麻煩就是了!”說著,他看向那些將領們,“陜西布政司要賑災,爾等回去好好翻翻軍倉,拿些糧食出來!還有,治水賑災都需要鐵騎,武庫之中的鐵料等,也都拿出來。記著,詳細的記賬!”
聞言,眾將大喜過望。
他們屁股可查了!到時候上面不追查則罷,一旦追查的話,就說給布政衙門賑災用了!
他們的神色,李景隆都看在眼中,心中不禁暗暗冷笑。
這些人他一個都不打算留,但卻不能經過他的手來換。
什么是人性?
這些人在發覺李景隆這個新的頂頭上司不會找他們麻煩之后,肯定想著在京里活動,調離現在的差事。而他們調離了,李景隆才能順理成章換成自己的人,且不引起任何的注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