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趙某對紀王不是很信任。”趙德榮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趙德榮的話得到了眾人的認可,局面再次陷入了沉默。
長孫渙其實也就隨便說說,他也不打算便宜紀王,二來也是試探。
但沒有想到這些人對紀王這么不信任。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他對紀王李慎的做生意的信譽還是比較認同的。
李慎在做生意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橫行霸道,強買強賣過。
做事公道,一板一眼,規規矩矩。
“各位,據我對紀王的了解,紀王雖然陰險狡詐,但是為了維護他樹立商業規矩,
他在做買賣的時候還是可以信任的。
而且紀王家大業大,不會為了這幾百萬敗壞了自己的名聲,那他在陛下那里也不好交代。
依我看,賣給紀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紀王喜歡奇珍異寶。
這阿末香也算是珍品了,價格方面可以賣的貴一些。”
他現在覺得坑一把李慎也沒什么不好,兩百萬的貨,賣他四百萬翻了一倍,也算是報仇了。
“其他人有什么看法么?”趙德榮抬頭掃視了一眼眾人問道。
眾人誰都沒有做聲。
“好,那老規矩,舉手表決吧,贊成賣給紀王府的舉手。”趙德榮沒有舉手,
不過下面開始時有一些人舉手了,尤其是一些小戶。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十九個人贊成,那就是十八人反對,柳金奎也是贊成的。
“那既然贊成的多,那我們就賣給紀王府,不過價格趙某覺得長孫郎君說的對,
紀王不差錢,要的是好東西,那就翻倍賣給他,我們求財,他求東西,各取所需。
還是老樣子,我出一半一百萬貫,剩下一百萬你們自己分。”
趙德榮說完毫不客氣的占據了一半的頭子,下面不少人都有些不情愿,不過規矩就這樣,他們也沒有辦法。
最后大家你爭我奪,像柳金奎這樣的大戶揚言自己出五十萬貫,結果被眾人一頓擠兌。
“長孫郎君,你這次打算出多少?”趙德榮看向長孫渙。
長孫渙手里一共就六萬五千貫,不過他還是有種有些猶豫。
“長孫郎君,你是不是有什么難處,你若是有什么難處王某可以幫襯一二。”
就在這時旁邊的王翰文來到長孫渙身邊。
對于王翰文,長孫渙多少還算是信任的,不僅因為認識的時間長,主要還是王翰文跟他的境遇一樣,
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不瞞王兄,最近手頭有些緊張,沒有太多的余錢。”長孫渙不好意思的說道。
“不知長孫郎君有多少,王某手里還有一些閑錢。”王翰文關切的問道。
“某如今手里只有六萬貫。”
“這樣,王某借給長孫郎君四萬貫,你投資十萬,王某也投資十萬,到時候你只還給王某四萬貫就行。
你我一見如故,這點小忙不算什么,誰都有困難的時候。”王翰文想了想非常真誠的對長孫渙說道。
“那就多謝王兄。”長孫渙很感動。
(評論有人說劇情水,其實我就是想要寫的真實一點,騙局沒有那么簡單,
我寫的也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
一個騙局,尤其是大額騙局,往往布局至少一個月,有的幾個月。
期間都是博取信任的過程,我怕寫的簡單,被人說降智,說短短幾句話就上當受騙了等等。
有不對之處各位包涵吧。
也希望借此提醒大家,謹防上當受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