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李慎也能看得出來,這趙光對自己的女兒還是很不錯的。
并非是那種想要把自己女兒賣一個好價錢的父母。
而且經歷過新時代的洗禮,李慎其實并沒有覺得他這種想法有什么錯。
趙光本身就是商賈出身,雖然身份低賤,但生活上卻是富足,而趙大娘從小應該也是嬌生慣養出來的。
他們會讓自己的女兒嫁入窮苦家庭過那日出而出,日落而息的生活呢。
自古以來就講究個門當戶對。
若是此刻的趙光也是一個平民,一心想要將自己的女兒嫁入豪門,哪怕是做個妾室也好。
李慎都會覺得這個趙光不是一個好父親,但現在李慎沒有理由反駁。
李慎轉動的手中的令牌,腦子里心思急轉,想要讓他們般配其實很簡單,
只要李慎給點錢就行,千八百貫就夠他們做點生意,生活幾十年。
千八百貫對于李慎來說九牛一毛,就跟世界首富給你幾百萬一個道理。
但李慎不能這么做,救急不救窮,天下窮苦的人多了。
若是有人聽說了李慎這個事,以后會不會有人也抱著不勞而獲的想法。
商賈,讀書人。
哎?李慎眼前一亮。
“趙光,不知你家中可還有其他兒女?”李慎輕聲的詢問道。
“回王爺,小人家中還有兩兒一女。”
趙光回道。
“趙光,你可想過脫離市籍?”李慎說出了一句至關重要的話。
市籍,也就是商人的籍貫,也叫賤籍。
很多人不理解賤籍什么意思,這可不是單單一個稱呼那么簡單。
包括了社會地位和國家福利待遇在內的很多東西在里面。
不然大唐的選舉令就規定,商人以及商人的親屬不得參與科舉考試。
還明令禁止入伍參軍。
就連李慎的老爹都曾說過:工商雜色之流,止可厚給財物,必不可超授官秩,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也就是將商賈歸類到了特殊類別,不能跟朝中官員和文人君子坐在一個地方吃飯。
更甚者商賈被禁止騎馬、穿綾羅綢緞等象征身份的服飾,社會地位明顯低于普通農戶。
要不是李慎力諫廢除了最后的兩項,恐怕現在商賈會更加的沒有地位。
李慎之所以廢除也不是為了商賈,而是為了讓商賈消費,花錢。
他們不花錢,百姓的工錢從哪里來?
李世民也是聽了李慎的這個想法后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試問這樣的情況,那個商賈不想改變籍貫,不知道有多少商賈都想盡了辦法,
跟王公將相,文武百官費盡心思的拉近關系,為的就是要謀求個一官半職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
甚至這些商人開始齊心合力對朝廷法度一些針對商人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抗爭。
建議收回商人的一些不合理決策。
若不是有李慎鎮壓,事態早就越演越烈了。
李慎想要提高商人地位,這樣才能促進經濟發展,增強百姓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