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鄭少鴻言辭鑿鑿,不卑不亢,紀王好像下不來了。
見到李慎不說話,王玄策自然要護主開口說道:
“鄭少鴻,我家王爺一向仁慈,不會欺壓普通百姓,自然也不會取你性命。”
“王長史,那為何要收了小人的珍寶,只給了二十貫?”
鄭少鴻認識王玄策,知道他是紀王府的長史,一直處理西州事務。
“這件事我們先不提,先說說你所犯下的罪行。。”王玄策話鋒一轉,轉移了話題。
“罪行?小人收贓的事情已經認罪,并且交納了贖金,此事官府不是已經完結了么?”
鄭少鴻直言問道。
“正是因為這個,紀王殿下才會召你去大堂,只是你一直沒有到,王爺打算明日再找你。
沒想到你自己來了。”王玄策聲音一直都很平淡,聽不出來喜怒哀樂。
“這是為何?”鄭少鴻不解,他也看不出這個王玄策到底是什么意思,因為對方一點表情都沒有。
“鄭少鴻,你收贓之罪是西州裴長史判罰的,但是紀王殿下發現他判錯了。
你的罪名可遠遠不僅于此。”
王玄策直言道。
“判錯了?”鄭少鴻心里有種不好的預感,紀王召他的時候,他就覺得有些奇怪,
但是經過衙役跟他說的,他便明白是為了收贓的事情。
“不錯,就是判錯了。”這時局勢反轉,李慎又硬氣了起來,附和的使勁點頭,
還給了王玄策一個盤他的眼神。
其實他也不知道哪錯了。
在李慎眼神的授意下,王玄策開口道:
“鄭少鴻,本官仔細的查驗過卷宗,你收取贓物的時候是一貫錢收的。
所以裴子瑜便按照一貫錢的收贓數額對你進行的判罰。
但按照大唐律,偷盜不是按照出贓的錢財多少定罪的,而是按照贓物本身價值幾何定罪的。
剛剛在大堂上,紀王殿下已經按照百貫的價格給那對兄妹定了罪,杖刑七十。
現在應該輪到你了。
你既然明事理,應該聽過因事受財這個罪名吧,按照分贓罪判處。”
漂亮!一旁狐假虎威的李慎都忍不住給王玄策一個大大的贊。
王玄策說的有理有據,鏗鏘有力,開口就是律法,閉口就是依據,讓李慎贊不絕口。
你一個小小的商賈怎么可能斗得過做官的?說死你個混賬東西。
鄭少鴻果然聽到后臉色微變,他沒有想到紀王府的長史會抓住這一點。
他的案子最開始是裴子瑜受理的,并且給他定了罪,交了贖金。
后來就沒有他什么事了,沒想到還能翻舊賬。
“王長史,因事受財的確是大罪,但小人并不知道那是贓物,并非是分贓罪。
按照律法,不知情者可免予刑罰,交納贖金即可。”
鄭少鴻還是很冷靜的,他瞬間就做出了反應,不知情,就不是受贓的罪了。
“放屁!!”李慎大喊一聲,終于輪到他表演了。
“百貫的東西,你只給了一貫錢,你居然說不知道是贓物?你以為本王是傻子么?”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