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傅看著他們,這里面是有什么故事?
“人早已作古,再有祭祀,也難以慰寂。”伏亓并不在意。
閬九川卻道:“此話未必,死后有人供奉,總比沒有的好,您是吃香鬼,有人供奉,總比在路邊和別的小鬼爭搶要好。”
兩人一鬼:“……”
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那畫面,竟默契地對視一眼,那還是供奉吧,堂堂將軍和小鬼搶香,也太憋屈了!
將掣有些受不了,跳了出來,道:“你們是不是歪題了?”
閬九川連忙回到正題上,道:“太傅,您還沒回我,烽火關如今叫什么?”
“鄲國以前的烽火關,因是兵家重地,才取名叫烽火,后面因為火燒源城,就有過兩次改名,如今更名為赤陽關,象征烈火如陽的意思。”
“沒錯,赤陽關后的源城也因為城內改為八卦城了。”薛師也附和一句。
閬九川瞇了眼:“八卦城?”
“因為火燒后不斷重建,使得城中房屋街道如八卦的線分布,于高位看其貌似太極八卦,故更名為八卦城。”
閬九川心里有了數,道:“不知哪個書局有八卦城和赤陽關的城志?另有涼國史記,哪里有這樣的古札?”
薛師看向方太傅,道:“那你真問對人了,太傅府中藏書眾多,這些收藏應該有,若沒有,宮中的藏書閣,想來太傅也能入去尋摸?”
方太傅說道:“涼國史記,因是前朝史記,并不通傳,收藏于宮中藏書閣,赤陽關八卦城,我府中有其輿圖,也是聽聞八卦城多有異域人在其中交易,心生向往,正巧有個學生在八卦城任職,便讓他給我送來一張。”
“我想跟太傅借來一閱。”
“自無不可。”方太傅看向伏亓,道:“忠魂未往生,我自當盡力,玄術我不懂,但找些資料,我可以的。”
“我也是。”
伏亓向二人拜謝。
兩人連忙避開:“祖宗折煞小子了。”
伏亓看著兩人比自己還年老的模樣,摸了摸鼻子。
閬九川此時道:“將軍和那三千伏家軍不曾往生的事,勞煩兩位大儒莫要外傳。”
“那是自然,我們不是那多嘴的人。”薛師立即道:“就算我們說了,也不會有人信吧?”
說實話,若不是他們真切和伏亓面對面的了解了烽火關那一場戰役,就憑閬九川一張嘴,他們也未必信的。
一個老鬼未往生,不是奇事,但他們卻是兩百年重復身死一日的事,就令人匪夷所思了,如此離奇,誰信?
方太傅琢磨出閬九川話里的暗示,道:“你懷疑這事另有蹊蹺?”
閬九川點點頭:“只希望是我多想了。”
薛師心想你還是別說吧,說了,多半是真有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