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復興隨便翻看了幾頁。
這個時代的教材真是好,特別是插畫畫的很好,與我們國人的審美非常一致。
倒不奇怪,這個時代非常敏感,沒人敢放肆到在教材上動手腳,萬一被發現,后果相當嚴重,是要吃花生米的,可不是自罰一杯那么簡單。
譬如教材上出現膏藥旗,后世可能不算什么,但現在可不行。
李復興放下書,問:“我直接把每個年級的都收一些回來吧,還需要什么嗎?”
他還準備給學校弄個熱得快回來,還有熱水壺,學校的電也重新接通了,盡管會經常停電,但總歸也能用。
而且學校現在只有一把水壺,還是李志廣家里的。
“暫時沒什么需要了,麻煩你了復興。”
李志廣道完謝,便趕緊去教室接著上課。平日再不聽話的孩子,在學校里都老老實實的,沒一個敢呲牙。
老師會平等的懲罰每一個刺頭。
“鐺,鐺……”
下課了。
老師辦公室門口,李志廣女兒敲起了用鐵板做的簡陋下課鈴。
“二十一叔,喝點水。”李志廣女兒小香給李復興倒了杯熱水。
她非常感謝李復興。
之前上門提親的人,昨天又來了,知道小香成了老師,態度越發熱情了,彩禮錢也追加了,但她家還是委婉拒絕了。
“謝謝。”李復興端起來就喝,免得有人說他嫌棄。
“二十一叔,我有件事想請你幫忙。”
李復興險些嗆到,你這水還是收費的啊?
“說吧。”不過他也不介意。
“能不能弄點舊衣服到學校來?有的孩子都沒有衣服換。”小香說。
有了舊衣服,她就能幫著打打補丁,能湊合著穿。有個年紀不大的小孩,就一件衣服,今天不小心弄破了,一直哭。
一來他只有那一件衣服,二來怕放學回去被家里揍。
那衣服后來還是她勉強給縫住的。
“行,明天我可能不回村,就后天吧。”
這種事李復興可不會拒絕。
接著,他看見李志廣借著下課時間,幫幾個頭發太長的男孩剪頭發,李復興不禁感嘆,農村的老師真不是容易干的。
又得幫學生縫衣服,又得幫學生剪頭發。
臨近傍晚,李復興便做了晚飯讓爺爺奶奶吃,隨后騎著自行車帶著奶奶去石河公社。后座上有老人,李復興就騎得慢了些,讓奶奶坐穩扶好。
而且還在后座上墊了幾塊布。
李老太太那叫一個開心啊!
“你小子別亂動!”李復興斥責。
對的,旺業此時正坐在自行車前大梁上,他也想去看電影,只能這樣坐在前面了。
其實旺業不單想看電影,更想坐自行車。
騎出李家莊,路稍微好走一些后,李復興才騎得快了點。用了二十多分鐘,就到石河公社了。現在石河公社的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
不但有公社本地的,附近幾個村里的人,都在陸續前來。
誰能想象,這壯觀的場面,只是為了看場電影?
這個時代,電影對百姓可謂有著極強的吸引力。
“奶奶,你和旺業在這等等,我去帶爺爺來。”李復興說罷,帶著奶奶找了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