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孤干脆自行請辭太子之位,讓長孫司徒看好的晉王來當這個太子好了!”
長孫無忌頓時滿頭黑線。
這種話是能夠堂而皇之說出來的嗎,你小子身為太子,怎么這么不講規矩?!
李承乾冷哼一聲,懶得搭理他。
長孫無忌這種人,包括在場的大部分家伙,心里頭對這科舉制都滿是怨念!
因為這切身的妨礙了他們的利益!
“上述是孤對于科舉所選拔人才的看法,除此之外,孤還要改革這一整套科舉考試的流程!”
“傳令各地方州縣。”
“每一州都要設立一個州學,每一個縣都要設立縣學!”
“縣學設立三名教書夫子,俸祿等同于朝廷的九品官員,另外州學中則設置五名夫子,俸祿等同于朝廷的八品官員!”
“州學縣學設立之后。”
“適齡孩童皆可以入學學習,這是免費的,是我大唐朝廷的仁政!”
“誰要是敢背后去收孩童們父母的錢財,可不要怪孤心狠!”
李承乾眼神冷冽。
這一點是他地底線!
如果不加以監督的話,搞不好到了最后官府都能整出個勞什子學費,然后甭管百姓家有沒有孩童在讀書,都強行當做賦稅那樣攤派下去!
所以。
李承乾必須要把難聽的話說在前邊,誰敢動從縣學州學上邊撈錢對我念頭,就得先想想自己的脖子夠不夠硬!
縣學和州學至關重要。
這是培養人才,提高大唐百姓的文化水平,開大唐民智的最重要的一環。
同時。
也是科舉制的根基!
“孩童滿五歲,即可以入縣學讀書,十歲之后則離開縣學,若是能力出眾者,可經過考試進入州學讀書!”
“在此期間,朝廷都會給予讀書孩童一筆錢財!”
類比一下。
這就相當于后世的小學和中學。
當然了。
李承乾實在是沒有本事搞什么義務教育,但給些補貼,也好讓更多人能夠讀得起書還是能做到的。
說完這些基礎建設之后。
李承乾壓根就沒有給朝堂百官說些什么的機會,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繼續道:“在這之外,就是科舉考試了!”
“科舉考試自此之后,設置三個等級,分別是鄉試、會試和殿試!”
“顧名思義。”
“鄉試便是一道之內的學子,聚在一起考試,取得優異成績者可獲得舉人頭銜,繼而參加會試!”
“所謂會試,即天下舉人入長安考試,成績優異者為貢士!”
“會試之后,就是殿試。”
“殿試由孤…當然了,如果陛下康復的話,就由陛下作為主考官,親自考校學子,最終按照成績排序,分為一甲、二甲和三甲進士!”
……
李承乾一口氣不間斷的說了許多。
基本上照搬的是明代的科舉制度。
當然,明代的科舉制還是有很大弊端的。
但無論如何,在當下這個庶民子弟絕不可能出頭,世家大族掌控官員選拔的時代,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進步了!
“入殿試者,無論身份,自此以后皆是孤…啊,皆是陛下的學生!”
“自此之后。”
“對于這些學子來說,孤既是君主,又是老師!”
此言一出。
眾人都瞬間檢索到關鍵詞,然后一個個臉色當即就變得極其古怪起來了!
君主?!
什么意思?!
太子殿下難不成真的裝都不裝一下了嗎?!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