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仄的寢殿內。
孝德天黃等在內的窩國一眾君臣彼此間對視著,一時間竟然誰都沒有說話。
眾人已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開戰之前。
所有人都認為趁著大唐與百濟和新羅開戰之時,窩國的水師完全可以火中取栗,狠狠地趁火打劫一番。
可不曾想,百濟和新羅敗的這么快。
而且更關鍵的,乃是窩國十萬水師,竟然被擋在滄州城下寸步難進,以至于最終釀成全軍覆沒的結局。
一股悔恨的情緒。
不知不覺間,開始在寢殿內蔓延。
“敗了,敗了!”
“開戰之前,我就曾經質疑過,唐國的國力遠遠在我們之上,與他們交惡,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可你們…你們不聽啊!”
孝德天黃捶胸頓足,開始推諉責任。
一眾大臣們都是愣了愣,隨后窩國兵部省的長官景田本便輕哼一聲,絲毫不給面子的駁斥道:“陛下這是何意?!”
“當初發兵進攻唐國這件事情,的確是我等提議的,但陛下卻也未嘗心里沒這么想過吧?!”
“是啊。”
一旁的太政左大臣點頭附和。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陛下,當務之急不是互相推諉責任,而是要盡快商議出來個對策,免得唐國發兵攻打我國啊!”
說起這個。
眾人的臉色就愈加難看了幾分。
窩國改革不過五十年,不久前,才頒布了法令,徹底確定了整個國家的行政體系。
原本就這樣好好的猥瑣發育下去。
幾十年后,或許真的有機會與大唐掰一掰手腕,奈何窩國君臣上下太急了,說到底,還是對自己的實力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孝德天黃有些尷尬。
眼見鍋甩不掉了,他只能訕訕地笑了笑,隨后起身端正坐姿,看著一眾大臣,皺眉道:“我國一戰傷亡慘重。”
“而唐國卻幾乎沒有什么損失…實在不行的話,不如就跟他們和談吧!”
和談!
眾人聞言,都是默默點頭。
窩國一戰元氣大傷。
最精銳的十萬萬水師都徹底覆滅在了大唐本土,雖然還能在國內召集兵馬,可精銳都打不過唐軍,召集再多人又有什么用。
所以,不如直接和談算了。
“陛下說的極是。”
“繼續打下去,對我們來說不是好事,我國應當繼續韜光養晦,唐國確實強但他們不可能一直強盛下去,只要我們韜光養晦,日后一定可以報仇雪恨!”
“沒錯!”
“我們是大神的后代,怎么可能一直屈居人下?!”
“唐國的仇敵那么多,只要他們一旦露出疲態,什么突厥、吐蕃、高句麗…再加上我們,唐國必定完蛋!”
眾人紛紛叫嚷。
投降是永遠不可能真正投降的。
窩國地小而貧瘠,需要更大的疆域才能夠繼續發展,所以攻打遼東三國,乃至于攻打大唐,是日后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既如此,那就這么定了!”
孝德天黃鄭重頷首。
“只不過我們愿意和談,可唐國卻不一定會愿意,諸位,你們以為如何?!”
窩國戰敗了,所以才想和談。
可大唐這一戰明明大獲全勝,而且在此前對百濟與新羅的大戰中,損失也不嚴重,怎么可能說和談就和談了。
孝德天黃的意思很簡單。
和談是肯定要和談的,但也必須要拿出足夠的籌碼來,才能使得大唐答應和談。
寢殿內一時間氣氛沉寂。
良久之后。
身為窩國太政大臣,實際上等同于窩國丞相中臣昂太試探著說道:“他們一向注重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