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國,石見。
就在李恪召集窩國各大氏族家主齊聚議事后不久,一支從遼東一路渡海而來的船只,也抵達了石見銀山所在的地區。
“大人,這便是陛下口中所謂的銀山?!”
船只靠岸后。
戶部和工部,以及將作監的一眾官員緩緩下船,看著遠處連綿的群山,都是皺了皺眉。
帶隊的上官儀點點頭。
再三確認之后,便指著輿圖,與對應的山頭朝著眾人道:“按照薛大將軍給初步勘探后,給出的輿圖,應當就是這里了。”
大唐非常缺銀礦。
其實準確的說說,大唐的銅礦、銀礦等礦藏,都是比較稀少的。
湊巧。
在這一方面。
窩國的資源,還是蠻多的。
就比如眾人眼前這座石見銀山,其實早在李承乾還是東宮太子的時候,就已經盯上了這座超大號的聚寶盆。
只是當時忙著殺弟弟,奪權當皇帝。
所以沒有顧得上這回事…不過現在窩國都已經覆滅了,自然開采石見銀山之事,也就提上了提成。
開采銀礦,涉及國家大事。
多疑李承乾將一手提拔上來的上官儀派來此地,帶著各部的官員,共同開展對石見銀山的勘探工作。
“走吧。”
“薛大將軍已經給我們布置好了。”
“營地早就已經建好,還有一個折沖府的將士,留在此地保護我們。”
“至于民夫和曠工……”
上官儀收好輿圖,呵呵一笑。
開礦自然是一件危險系數非常高的工作。
搞不好就是要一輩子深埋于礦坑當中,永生永世,不見天日的那一種。
如此危險的工作。
放在平常的時候,自然是很少會有人來干的,除非是強行征調或者提高酬勞。
但這銀礦,在窩國。
所以一切的限制就都不存在了!
短短十幾天,留守在此地的折沖都尉就已經征調了上萬民夫前來準備開采銀礦。
當然。
他們肯定是不愿意來的。
但無奈于窩國都完蛋了,天黃的狗頭,都被砍下來在地上滾來滾去了。
唐軍說的話,現在就是天意!
石見銀山附近的大小氏族,壓根不敢反抗,只得紛紛將族中的青壯派出來,給大唐賣命。
半日后。
上官儀一行人終于抵達了營地。
接待他們的,正是滄州折沖府折沖都尉郜文宣!
“在下見過上官大人!”
上官儀快走幾步,抬手虛扶,臉上頓時露出和善的笑容。
“郜將軍的威名,早有耳聞!”
“今日一見,果然是不同凡響啊,不愧是連薛大將軍都夸贊的英雄好漢!”
“哈哈哈哈,謬贊謬贊……”
二人官場互吹一番后,就迅速進入了正題。
“實話實說。”
“陛下對于石見銀山開采這件事情非常重視,所派來的人,都是戶部、工部與將作監的干吏!”
“但時至如今,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要先確定這礦藏究竟有多少,又好不好開采。”
銀礦其實也有高低之分。
越是容易開采,儲量越大,且純度越高的銀礦,自然也就越好。
若是相反。
那自然就不好,甚至于連開采的成本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