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對面。
李厥聽見這番話,直接愣住了。
講武堂?!
跟這玩意兒相關的東西,你也敢搞?!
他吃驚的看著自己大哥,真感覺李象的腦子怕是被驢踢了,竟然敢插手講武堂!
你要干嘛?!
而坐在主位上的李承乾,倒是沒什么驚訝。
李象今日在渭水河邊給出的戰艦名稱和定位,他已經從別人口中得知了。
李承乾其實有些疑惑,李象是怎么搗鼓出這三個名字的。
思前想后。
感覺應該是自己以前提過一嘴。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象很明顯,是看見了水師的遠大前景的。
有這樣超前的眼光。
想出開辦水師講武堂這件事,其實很正常。
“你說的事情,朕也考慮過。”
“大郎你說的很對,想要富國,就要強兵,而想要強兵,不僅要有像火炮戰船這樣的裝備武器,還要有一群可戰之兵!”
“我大唐水師的戰力,其實也就那樣。”
“雖然并不多,但相比于陸上的大軍而言,肯定還是要差上一些的,所以水師講武堂勢在必行!”
聽到這里。
李象臉上的神情間,既有得到認可的欣喜,也有一絲茫然。
自己父皇既然早就想到了。
那為什么時至今日,水師講武堂都沒有開辦呢?!
李承乾看出了他的疑惑,呵呵一笑后,就直接說出了最大的原因。
“因為兵制,暫時不允許這么干!”
大唐的兵制,其實很簡單。
說白了就是依靠各地折沖府的府兵,而府兵,又可以說是父死子繼的。
每個折沖府,都下轄一定數量的“府戶”。
所謂的府戶,實際上就是軍戶,每一戶出一人,擔任該折沖府的府兵。
一旦死了。
就從該戶重新選一個壯丁來擔任府兵。
可以是死者的兒子,也可以是他的弟弟,或者同戶的其他人。
而正常的府兵家庭。
日子其實過得都還算不錯,起碼在武德、貞觀,以及現在的昌明年間是不錯的。
但李承乾很早以前,就看到了府兵制的問題。
問題的根源,是勛官制度。
府兵事沒有軍餉的,他們只能靠著戰績,來獲得勛階的提升,從而得到獎勵。
然而。
勛官制度,已經出問題了。
再加上府兵換人之后,戰斗力不可避免的逐步下降,長此以往下去,恐怕再過幾十年就好跟魏晉時期崩壞的世兵制一樣崩潰了!
兵制改革,要提上日程了。
而在府兵制盛行的當下,開辦水師講武堂,就要抽調一部分現有折沖府的人馬,組建新的水師折沖府。
這樣子做太麻煩了,而且不保險。
所以。
李承乾的辦法,就是改革兵制!
將舊有的府兵制,逐漸一步步的轉變為募兵制,從而進一步增強唐軍的戰斗力!
“水師講武堂暫且不急。”
“等兵制改革邁出去一步之后,朕自然就會處理此事,現在先說說另外一件事吧。”
李象和李厥聞言,頓時都打起精神。
“大郎。”
“你覺得你弟弟搞得《龍門學報》怎么樣?!”
“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不妨自己也搞一個吧,齊頭并進,共同發展嘛。”
“對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