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世濤幾次欲言又止,還是起身離開了,只不過在走之前重重的摔了一下門,邱世濤離開以后,江風才放下了手里的活,目光凝視著邱世濤的背影。
邱世濤想要全面投誠,江風當然是愿意接受的,但是江風認為還不夠,邱世濤是要對121事件負責的,要不是他挑動村民對抗,121事件也不會發生。
那是兩條人命啊,結果就被邱世濤挑動對抗,用兩條人命排擠走了章治國。
當然了,這121事件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邱世濤不是什么好東西,章治國和自強地產,當然也不是什么善茬,還有邱家莊的村民也貪心了一點,最后造成了121事件。
但是這件事和邱世濤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其他人都付出了代價,邱世濤還好好的在這里怎么能行呢。
所以還需要繼續晾著邱世濤,煎熬著他,等到他崩潰的那一刻,才是自己出手的時候。
現在嘛,邱世濤就是著急了,并沒有說就被逼到了絕境。
一周后,縣里領導召開了小范圍的會議,針對城關鄉上報上來的修路的事情,準備給撥下來一百五十萬,一百五十萬啊。
之前張文濤說的是,最少一百萬,最多兩百萬,這一百萬五十萬,也算是一個中間值了。
距離一千萬,還有八百五十萬,隨后張文濤帶著江風到了市里活動關系,江風自己也通過一些人活動了關系,市里最后答應給撥下來一百二十萬。
這個數字相對比修路的總體預算來說不少,但是已經是盡力了,一百二十萬加上一百五十萬,一共兩百七十萬了。
從市里回來的路上,張文濤揉著眉心,有些疲憊的看著江風說道。
“這能夠幫你爭取的,一共也就是這樣了,要是等到年底,可能縣里還能夠再擠出來一個三十萬,給你湊夠三百萬,剩下的就沒有辦法了,只能夠靠你自己想辦法了。”張文濤說道。
江風點點頭:“謝謝張書記,剩下的我來想辦法吧,不行就往省里跑一跑,看看能不能行。”
江風也知道,張文濤已經盡力了,這段時間,張文濤也是陪著市交通局那邊的領導吃飯喝酒的,為了這一百萬二十萬,也沒有少費心思的。
但是關鍵是僧多粥少,真的沒有辦法的。
而且這也是張文濤出面了,江風也有點關系,在之前的時候,聶紅明想要修路,光是從花池村到城關鄉的路。
兩百多萬,都困了聶紅明十多年,一分錢沒有拿到的。
張文濤聽著江風的回答,滿意的點點頭,他就欣賞江風這個覺悟,這修路的事情是江風提出來的,規劃也是江風做的。
雖然說這件事要是做成了,他這個當縣委書記的,肯定也有很大一份成績。
但是歸根結底這項目還是江風的,自己幫江風是情義,不幫也能夠說的過去的,幫多是支持,幫少了江風也應該感謝。
可往往很多人就是拎不清的,覺得當領導的,就應該全力支持你,先不說很多項目,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是成功還是失敗。
即使是成功的,是好的項目,領導就應該理所當然的支持嗎?憑什么啊?好的項目多了去了,領導要是全都支持的話,能支持的過來嗎?
江風雖然年輕,但是卻很通透的,心里能夠拎得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