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城項目和修路的項目,肯定要同時進行的,但是這在這兩個項目做成之前呢,也不是說就干等著,還可以想點其他的辦法,增加鄉里的收入的。
而統計鄉里的特產,江風也是想要看看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把這些特產發揮出來作用,做成產品之類的,增加鄉里的收入。
聶紅明就是城關鄉人,對于城關鄉的事情非常的了解。
“江風書記,這哪里還需要去統計啊,咱們鄉里要說算是特產的東西呢,那除了藍靛果酒呢,剩下的特產就是東北其他地方有的咱們這地方都有。
比如說什么鹿茸啊,人參啊,木耳之類的山貨……”
聶紅明坐在江風對面說著,江風卻聽的很認真:“這些東西,都能量產嗎?”
任何東西要是不能量產的話,其實意義就不大的。
“量產是不可能的,這人參呢,一個村里邊,只有那幾戶人家有參地,每年采點人參,即使是全鄉的人員集中在一起呢,其實這個意義也不是太大的。
剩下的就需要進山里邊了,那個更是碰運氣了,還有就是木耳,這也算是山貨的,這山里的山貨倒是不少,但是要說量產,也是不可能的。”
聶紅明對于城關鄉的情況了解的很,很多事情都是張嘴就來的。
“那鹿茸呢?”江風問道。
“鹿茸的話,咱們這邊有一家馬鹿的養鹿場,但是規模也不大。”聶紅明說道,他有些時候,也會去這個鹿場拿到點東西,送禮之類的。
“這樣吧,回頭我去考察一下這個鹿場,實際看看。”江風說道,鹿茸是名貴的中藥材,其實要是真的把這個產業做起來的話,這名聲打出去,將來不光是城關鄉,甚至整個夏縣都算是一個經濟支柱的。
不過這種事情呢,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不能一拍腦袋決定,一拍大腿后悔,一拍屁股走人。
其實在特產方面琢磨著有想法的人很多的,包括去年高維邦搞的藥材種基地的事情,其實也是想著能夠增加大家的收入。
但是這個事情江風之所以不看好,是因為覺得高維邦的計劃不行,從開始到決定,一共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什么市場,什么銷售公司,沒有一個齊全的方案。
怎么可能成功呢,要是真的有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方案,江風倒是愿意試試。
其實經營一個家庭,和經營一個鄉鎮,在這方面都是一樣的,做任何一件事之前呢,就沒有說百分之百的把握。
但是你要是想要賺錢呢,就要去嘗試去,有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就要賭一把的。
不然的話,就是等著不改變,一成不變的話,沒有任何的風險,但是沒有任何的風險也就意味著沒有任何的收益。
“好的書記,回頭我安排一下。”聶紅明把這事記在了心里。
聶紅明離開以后,江風又把李有英給叫了過來。
“江風書記,您找我?”
“嗯,坐吧。”江風指了指對面讓李有英坐了下來,笑著閑聊了起來,主要是話題還是圍繞著過年和李博的事情,寒暄過后,江風看著李有英談起了正事。
“你來城關鄉上班時間也不短了,怎么樣?有什么想法嗎?要是想留在城關鄉呢,回頭我帶你見見任局長,一起坐坐。
你要是想去做生意呢,回頭我幫你引薦一下張總,張總的生意做的很好,你先到他身邊學習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