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咱們家這段時間,要破財,破物消災,等把稻谷賣了,我就用來購買其他蓋房子需要的材料,把帳抹平。”
喬老太琢磨著,鐮兒絕對不是一個迷信的人,一心想著破財消災,難道這背后還有什么更深的緣由?
想想這個家里,自從聽鐮兒的以來,一直好運連連。
她將心一橫:“好,明天是鎮子上的街天,全部送去鎮子上賣,也不脫殼了,就這樣連殼帶米地賣。”
這些稻谷在田里就干得差不多了,又被高秋烈陽曬了兩天,可以賣了。
更好吃的可以源源不地地供應,有啥舍不得的,之所以不舍,不過是等今年的好收成等了很多年罷了。
脫殼的一斤五文錢,不脫殼的一斤三文錢。
自家的地,加上沈家賠的三畝地,收了三千兩出頭。
留二百斤在家里,另外的二千八百斤,可以賣到八兩四。
聽說家里要賣稻谷,大家都有點驚訝,但看到是喬鐮兒的主意,喬老太也同意了,又聽說那些好吃的大米以后都有。
大家就覺得,賣掉就賣掉吧。
昨天就有村里人家開始去鎮子上賣糧,不過賣的不多,大半是要給家里人留作口糧的。
那些調查的人也知道農民會賣糧,并沒有著意阻止,反正糧食流到哪一戶人家都不要緊,到時候,都要繳一半上來。
第二天,喬家人把一袋袋糧食搬上馬車,喬老太,喬云妮和喬鐮兒一起去鎮子上。
村里人看到了很驚訝。
“你們這是要去賣糧,這馬車里的糧食有一千多斤吧。”
“是的,我們想著,放在家里太占位置了,房子又沒有蓋起來,還是先拿去賣掉吧,到時候想吃了再買也是一樣的,米價不貴。”喬鐮兒說。
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又覺得哪里不太對。
“哎呀,來來回回的,你們這也太折騰了吧。”
“生活就是折騰嘛。”喬鐮兒趕著馬車走了。
那村里人站在原地,撓了撓頭,喬家這么多張嘴巴,還要把大部分糧食都賣掉,又說要買回來,怪怪的。
好像是閑得無聊一樣。
在古時候,并不是家家戶戶都種糧食,比如那些商戶人家,還有的人家田地少,都需要買糧,以及那些糧商,也要買糧去出售。
所以,糧食買賣的市場還是很熱鬧的。
清水鎮的南街,集中劃分出來一個做瓦市的區域,蔬菜糧食豬肉等,都在這里售賣。
喬家的馬車停下來了,看到他們搬下來一袋一袋的稻谷,立刻就有幾個人圍了上來。
“你們家的稻谷咋賣?”
“市場價,三文錢一斤。”喬老太說。
有一個人抓起一把稻谷看了看,比其他家的要飽滿一點,似乎受的蟲害不算太嚴重。
“能不能少一點,現在是秋收季節,不少人都來鎮子上賣稻谷。”即便如此,這些人還是想壓價。
“不行,就要三文錢一斤,我們家稻谷比別家好,這個價已經很低了。”喬鐮兒搖頭說。
本來她想喊三兩半,但又覺得算了,肯定是要講下來的,不如直接一點好。
知道這個價的確是占了點便宜,有人就準備買下來,兩三百斤地買。
沈老四也在這些人里,看著這些稻谷心中冷笑,有一部分,是沈家種出來的吧。
他對準備買的人使了個眼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