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男人照吩咐做。
三個預備校尉,掌管兵力一千,四個大兵頭,每人各掌兵力五百,喬家的部下兵力,一共五千人。
現在,大用,喬老二,小猛要留下來,他們手上的兵力,已經精通好幾種陣法,并能夠熟練靈活地應用,都要調遣去封地,留在這里的,關將軍會再分撥士兵給他們訓練。
以家族利益為重,大家都沒有意見。
再說,平時要是有個事情,都讓兄弟或者伯叔帶著自己的部下一起訓練,相互之間也比較熟悉,形成了一定的默契。
關將軍立在烏泱泱的隊伍面前,道:“各位,我們關寧鐵騎駐地的軍師喬姑娘,剛被皇上封為縣主,封地就在京城附近的青楓原,皇上許了五千人的募兵權,喬姑娘打算,直接讓你們去入駐。”
士兵們頓時嘩地一聲議論起來。
關將軍讓大家肅靜,繼續道。
“那里軍營條件優渥,設施齊全,由于有拱衛軍師之責,每個月的月俸,是這里的三倍,還會補充十石的歲米,立下功勞,也更容易被天家看到,有更廣闊的施展平臺。”
喬鐮兒在信上,寫明了這些優待。
“三倍。”士兵們驚呼一聲。
那就是一個月三兩了,一年三十六兩,當幾年兵,家里都小發財了。
還有這么多的歲米,一石是一百二十斤,十石就是一千二百斤,軍營有伙食,這些糧食都可以貼補給家里,家里人口數量少的,足夠一年的口糧。
本來他們覺得,距離京城幾千里路,哪怕天子腳下好一點,也沒有必要奔赴。
可是聽到這些條件,說不心動都是假的。
“一切以自愿為原則,不愿意去的,可以繼續留在這里,編入其他隊伍。”關將軍道。
這些士兵的家,主要在距離這里六百里開外的梧州附近,或者梧州下轄的村鎮,他們到這里來,已經算是背井離鄉,很難回去一趟。
好在軍營里有專門負責傳遞信物的騎兵,隔一段時間,可以幫他們送銀子和信件回去,帶些保暖的衣物來。
既然是常駐,又能夠和家里人聯絡,再遠一點,其實也不是接受不了。
再說,青楓原給那么多——
“屬下愿意去。”一片士兵的聲音響了起來。
“屬下也愿意去。”另一片接著應和。
這樣的聲音,一片接一片響起。
關將軍滿意地點頭。
也有一些士兵,低下了腦袋,臉色灰暗沮喪。
一問才知道,他們家里都有重病或者殘疾的親屬,雖然家中有兄弟姐妹,但他們也要隔半月一月的請假回去看一眼,盡一份孝心。
梧州六百里,快馬加鞭趕回去,不過是兩天,但要從京城到家,卻要花上小半個月,家里有什么需要,根本來不及。
現在,看著同在一個陣營的兄弟都能到京城去,前途大有可盼,他們自然是羨慕又無奈。
“沒關系,還有我留在這里,你們跟著我,同樣可以施展拳腳。”大用說道。
“哪一天,咱們立了大功,消息傳到京城去,沒有封也有賞。”
這些心情低落的士兵,聽到大兵頭這樣說,個個身上又來了動力。
是啊,喬家有人在京城,等于打開了一條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