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希望兒子建功立業,但看到兒子離開,他們的爹娘還是紅了眼。
拉著手,一番叮囑又叮囑。
老張頭是個孤寡老人,家中無人,就這么一個孫子,可還是要把鎖兒送去當兵,有村民忍不住多問了兩句。
“張大伯,鎖兒走了,你一個人孤零零在家里怎么辦?雖然咱們村里人會幫襯著照應,但總不及有人陪在你身邊。”
“福生他們家里都不止一個孩子,送一個出去也沒什么,你這是跟著湊熱鬧呀。”
老張頭一聽就扳起了臉:“別看我家窮,我身子骨可硬朗得很,多熬二十年沒問題,再說不能因為我年紀大了,就要把鎖兒關在家里,讓他永遠在村里沒有出頭的機會,去外頭闖一闖,說不定還能光宗耀祖呢。”
鎖兒現在才十一歲,他還怕郡主不收呢,郡主肯收下人,他多么求之不得。
大家都有點佩服老張頭的想法,孤寡老人的盼頭就這么一個孩子了,卻肯成全鎖兒出去闖蕩的心愿,老張頭是個有格局的。
趙里正對張鎖兒道:“孩子,你只管安心去,你爺爺這里,有趙伯伯在。”
村里有孤寡老人補助款,是他跟縣衙申請來的,用來補貼孤寡老人的生活,還有殯葬事宜。
好在這個村子出了一個鐮兒,出了喬家這樣厲害的門楣,縣令肯賣他這個面子,其他村子哪有這樣的福氣。
張鎖兒本來有點擔心,剛才村民的話,更是讓他的心動搖了一瞬。
可是聽到爺爺和里正的話,他的心意堅定了起來。
“趙大伯,爺爺,我一定會混出名堂來,不會辜負你們對我的期望。”
“到了京城,好好聽郡主的話,啊。”老張頭怕孫兒觸別生情,一直強忍著情緒,見孫兒堅決表明夢想,此時此刻,他的眼睛也濕潤了。
隊伍出發了。
現在是一月,南國的寒冷已經驅散了大半,一些枝條已經開始萌芽,荒草間冒出了稀疏的碧綠。
日頭初升,晨曦灑滿了大地,讓每個人的身上都浮上了一層淡淡的暖意。
孩子們披著晨光離去,那樣的生機澎湃,意氣風發。
傍晚,秦步從邊防駐地回來,他特意從
喬云妮從檐廊下經過,她如今過得極好,臉上帶著平靜和從容,沒有一絲一毫的愁苦,仿佛過去的經歷,離她是很久遠的事情了,明明她過了那么多年的苦日子。
而且,她的身上養出了一份貴氣,還有一種處事的穩重。
秦步只覺得如今的喬云妮,越來越讓他移不開眼睛,一時間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喬云妮察覺到有視線落在她的身上,側首一看,是秦步。
經過了幾年在軍中的歷練,秦步面部堅毅,多了幾分軍人的冷硬,人看起來都魁梧挺拔了許多。
只是他的眼神,藏著一抹深濃,讓喬云妮的臉頰有些發燙。
是的,嫁去宋家之前,她和秦步的確兩情相悅,雖然沒有表明心跡,但彼此的心意是看在眼里的。
只是都這么多年過去了,她的女兒已經長大,不愿再去想別的事,她肩頭上扛著楚家家業,還有幾個名下的大鋪子要打理,每天價值感滿滿,覺得這樣挺好的,也不一定要尋個男人度過下半生。
所以,喬云妮只是對秦步禮貌一笑,便進了屋子。
喬老太剛才在屋里往外看了一眼,她道:“秦步這些年來立下了幾個小功,現在手下掌著一千兵,已經是大兵頭,按京城的說法,中尉吧,等哪一天,你二伯和大用調去京城,他升個校尉是完全沒問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