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目光往下一瞟,不由嘆了一聲,孟儀的身姿太過卑微了,這也符合劉璋的認知,劉璋已經從益州郡太守高頤那得知了孟儀的心思,孟儀想用孟氏五代的家業、加上他的一死換取自家兩個兒子的性命。
“孟君,我聽說你誆騙叟夷,說是官府向他們征要黑狗三白頭,胸前的毛都得是黑的,螨腦三斗,三丈的斫木三千枚,按理說這些東西都是不可能拿得出,再者我漢家甚少向叟夷征收稅賦,不過索取些土物罷了,你這么隨口一說,這些叟夷就信了你,跟著伱一起俯逆雍氏,以至于南中的叛亂聲勢如此浩大,舉南中皆是沸反盈天。”
看上去劉璋在貶斥孟儀,實際上他是有所感慨,孟儀對叟夷提出的要求匪夷所思,就像是個說笑的段子,但就是憑著這個段子,孟儀成功的哄騙夷人造反,就像大人騙三歲小孩一樣,可見孟氏在叟夷中的威望之高,也難怪歷史上雍闿謀逆時,派遣孟獲去煽動叟夷。
孟儀低垂下頭,發出認錯的話語:“稟使君,確有其事,儀的確是拿這些話誆騙叟夷,煽動他們謀逆。”
沒有任何的辯解,孟儀認下了自家的罪過,而后他哀求道:“使君,儀如今思來,追悔莫及,只是后悔已是沒有用處,大錯已經犯下,儀自是不會盼著什么寬宥,儀一死是心甘情愿,只是我這兩個兒子……。”
孟儀指著身后的孟節和孟獲:“我的長子孟節,前次幾番勸誡于我,讓我不要俯逆,但我為權位所惑,未曾聽從他的良言,以致犯下大錯。次子孟獲,年歲尚幼,不通人事,不過是為我裹挾著謀逆。”
“儀聽聞使君仁德播于蜀地,活人無算,還望使君開恩,赦免我的兩個兒子。”
孟儀的哀求聲如泣如訴,他身后的孟節和孟獲二人聽著聽著就感動的淚如雨下,他的長子孟節更是挺身而出,向劉璋哀求道:“使君,節愿一死,求使君赦免我的父親。”
孟節的言語堅定,無有怯意,在場眾人見到如此父慈子孝的場景,無不感嘆連連,作為孟儀好友的高頤,更是準備拱手向劉璋求情,希望劉璋答應孟儀的請求,赦免孟儀的兩個兒子,至于孟儀作為賊首,高頤雖是有心,但也知道孟儀不免一死。
不過高頤尚未開口,劉璋卻是面露微笑淡然的說道:“我聽聞孟君是因為雍勉許諾一府君的緣故所以俯逆,豈不知我亦不惜一郡守之位,以招攬孟君。”
一言既出,舉堂皆驚。
上架后好像不能改小說名了,虧麻了,季漢劉璋知道的人太少了,不如三國:季漢劉璋有三國的關鍵詞,可能搜索到的人多一些,沒推薦的現在新增收藏好少(_|||)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