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桓聞言,正在俯身埋頭請求郭汜的他,目光中閃過一縷兇光,他知曉,面前的郭汜膽志已喪,連和蜀軍打上照面的膽量都沒有了,竟是決意不出兵救援他的兄長李傕。
不過直起身子、抬起頭來的李桓,他眼中兇光彌散,唯余哀求之色,形勢比人強,周遭皆是郭汜的親衛,且郭汜武勇在涼州是數一數二的,他縱有悖逆之心,可也不敢透露出來。
是故李桓只是言語殷殷,夾帶著些許泣音哀求道:“郭將軍,某愿領某帳下數百士卒,前去接應我家兄長,還請將軍俯允。”
‘你自送死,與我無關。’升騰一個關我屁事的念頭后,郭汜點了點頭同意了李桓的請求。
見郭汜點頭同意,李桓一甩戰袍,就此匆匆下了城樓,喚來了帳下的數百士卒,著人打開了城門,就此向著蜀軍北營而去。
而蜀軍北營的圍中,卻是不見李傕的身影,只有一臉怨憤之色的夏育,夏育此刻目眥欲裂,他對棄他而去的李傕恨意直達巔峰,同時對向他奔殺而來的蜀軍還以鋒銳的刀鋒。
‘李傕,李傕,乃公今生今世,便是做了鬼,也不會放過你。’
一邊于心底不斷地咒罵著李傕,夏育,這位涼州驍將,在親衛的簇擁下,一邊不斷的向前攻殺。
夏育作為一名關中人,他心中多少有些信義在,是以他雖是為蜀軍重重包圍,可念及至交好友高碩,乃是死于蜀軍的手中,他是斷乎不愿歸降蜀軍,因而他只一味的攻殺,希望能殺出一條血路出來。
夜色朦朧,星月無光,雖是有火把照明,但蜀軍士卒多少會受到黑夜的影響,包圍圈出現了脫節的地方,就是這片刻的機會,夏育在親衛士卒的拼死相助下,竟是奇跡般的從蜀軍的重重包圍中竄了出來。
一旦脫困,夏育顧不得身后還在蜀軍圍中的士卒,就此向著黃白城而去,他知道,眼下殺回圍中,去救援被圍困的麾下士卒,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同被圍困的麾下士卒一起送命。
秉持著對李傕的殺意,以及對射殺高碩的蜀將的仇心,夏育頭也不回的向著黃白城而去,他心中有恩怨尚未了結,不能就此喪命于此地。
埋頭向著黃白城而去的夏育,撞上了出城接應的李桓,李桓見著夏育,他立即問詢上了一句:“夏都尉,我家兄長呢?”
夏育在認清身前之人是李桓,并在聽清李桓的問題后,他眼中兇光一閃而逝,隨即他的臉上堆起了淺淺的微笑:“李校尉,你家兄長無礙,他與我說分兵兩路,以攪亂蜀軍追擊的陣腳,卻是繞道城西入城了。”
李桓聞言頓然面露喜色,他不禁道了一句:“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只是做欣喜狀的李桓,卻是沒有瞧見夏育嘴角的詭異微笑。
言罷,李桓同夏育一起返身回到了黃白城。
一入黃白城,夏育率先來到郭汜的身邊,向著郭汜耳語了幾句,郭汜聞言頓然色變,他眉眼微微挑起,眸中燃起兇光,直直的看向李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