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
高覽見著浮橋在對岸曹軍的砲石攻擊下入水沉沒,他的面色也一點點淡漠了起來,面對旗令官的請命,他許久不發一言,只沉默相對。
半晌后,高覽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向旗令官吩咐道:“退軍還營。”
“諾。”旗令官應聲道,接著他忙不迭的將高覽的命令傳達到諸屯士卒將校處。
見著旗令官離去的背影,高覽心下不由又嘆息了一聲,于渡河一事上,他籌畫著聲東擊西,一面在上游大張旗鼓,搜羅船只,做出渡河的假象,以迷惑曹軍,而實際上他真正的渡河之處,乃是下游的這處浮橋。
不成想,他折騰一番所施展出來的妙計,卻是為敵將曹仁所窺破,曹仁沒有被上游的景象所迷惑,而是找到了他真正渡河的岸口,將他辛苦搭建的浮橋,通過霹靂車的砲石擊沉了去。
通過這一樁事情,高覽明悟了兩點,一則是敵將曹仁非是匹夫,其人不可等閑視之,二則曹軍對來自關中的霹靂車也有過研究,且看上成果不小,研制出了能飛石八十步的霹靂車。
引軍還營后,高覽不再對渡河之事做過多的指望,即是對岸有曹仁這等智勇之將守御,他渡河經略河南的機會就小之又小了,可以說是近乎于零了。
不過高覽也不是全然的放棄,他決定等上一等,等到南匈奴右賢王去卑的到來,據高干遞來的書信所言,去卑此來,將帶來三千胡騎用于作戰。
因是如故,高覽打算好生利用一二匈奴胡騎飄忽如風的作戰風格,雖是他的大隊人馬不宜渡河,也很難從曹仁眼皮子底下渡河。
但他有意派遣小隊胡騎渡河襲擾河南,給到曹仁一定的困擾,看能否令曹仁忙中出錯,露出一二破綻來。
不數日,南匈奴右賢王去卑領著三千匈奴胡騎來到高覽處。
“將軍緣何在北岸立寨,未曾渡河?”去卑使著直來直去的性子,直白的向高覽問詢了一句,他不明白,比他早早來到此地的高覽,竟是遲遲不曾渡河,而是停留在大河的北岸。
高覽不以為忤,他知道去卑這句問話不是譏諷他,只是單純的不理解罷了,他擺了擺手道:“敵將曹仁守御甚嚴,我到此數日,未曾有機會能渡過大河。”
“原是如此。”去卑點了點頭,臉上惑色解去,接著他追問了一句道:“某部下皆是騎卒,不善舟楫,若說渡河的事情,即是將軍都無計可施,某只怕也是對河興嘆。”
“大隊人馬渡河固然不可。”高覽搬出了他的計劃:“可小股人馬伺隙渡河,曹軍卻是無可奈何,我意委任右賢王所部,分作小股人馬渡河,襲擾河南之地,若是能讓曹仁進退失據,則我大隊人馬可趁機渡河,河南之地可遂定也。”
“不知右賢王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