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關。
馬超于關前攻伐,甘寧在關后突襲,二人前后夾擊,函谷關城由此拿下。
大戰消弭,塵煙散去。
“孟起,某來遲否”甘寧發出爽朗的笑聲,向著馬超問道。
伏波將軍馬超報以微笑:“興霸,你來的恰到好處,恰到好處。”
緣何甘寧會在函谷關后出現,蓋因甘寧所部人馬,自風陵渡起帆發船,沿黃河一路東進,繞過險阻,避開城隘,故而出現在了函谷關的背后。
“大河現下水文如何”馬超向甘寧顧問了一句。
甘寧應道:“而今冬日雨少,大河水淺,沒有春夏水漲時候的奔騰之勢,不過水淺也有水淺的好處,風浪不多,通行起來較為安全。”
馬超笑道:“聽興霸你的口氣,倒是更加喜歡春夏的大河,這冬日的流水卻是不合你的意。”
“然也。”甘寧重重的頷首:“大丈夫當搏擊風浪,與天地爭雄,那般行事才來的快哉,豈能庸庸懦懦,享受安寧的時節,直是索然無味。”
“人言興霸為豪杰之士,果矣。”馬超感喟了一聲,因甘寧的談吐他有感而發。
函谷關即下,馬超和甘寧二人開始針對雒陽開起了作戰討論。
“官渡一役,曹孟德雖勝,然不過是險勝一招……兩方對壘數月,曹軍一來傷亡不小,二來耗費糧草亦是不少,將士疲敝,軍心懈怠,是故接下來攻打雒陽,曹軍當無余力派遣援軍趕來。”
依照當前的時局,馬超推斷了起來:“所以,我軍所需對陣的,當是曹仁所部人馬,以及河南尹的郡兵,再就是雒陽城這一座舊都。”
“伏波所言是也。”同馬超互為左右督的甘寧給出了同意的態度,并在接下來道出了他的想法:“雒陽早年間遭董卓焚毀,城內一片赤地,后涼州人馬和關東諸侯相爭于此,兵災橫行,禍患連年,河南尹士民流離,土地荒蕪。”
“今雖有鐘繇出為河南尹,其人善于治政,與民休息,可數載之下,河南尹的元氣不過恢復了一二,因此河南尹的糧草出產不多,所蓄養的郡兵也就不多,但曹仁所部加上郡兵,用來守御雒陽城,堅守一段時間想來還是可以的。”
“今我軍兵馬數萬,若是直趨攻打雒陽,而曹仁率厲將士堅守,一時間恐怕難以拿下,某的意思是我軍兵多,用上一部份兵馬盯著雒陽,大部人馬掃清雒陽左近的縣城,將雒陽城化作一座孤城,屆時城內人心必然浮動,大軍再合圍雒陽,可一股而下之。”
“當如興霸所言。”馬超頷首,認同了甘寧給出的策略,掃清雒陽的外圍縣城,一來便于后面專注攻打雒陽,二來可以搜羅輜重糧草用來助軍,三來就如甘寧所言,可以震懾雒陽城內的曹軍,這是一舉多得策略。
計策已定,接下來就是商討施行的具體細節,馬超和甘寧商談后,決定由甘寧盯著雒陽城,馬超領輕騎銳卒掃清雒陽城的外圍縣城。
不數日,整個河南尹大部落入了劉璋的手中,雒陽城只剩下孤城一座,處于風雨飄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