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官渡還師許都的曹操,途中收到了雒陽遞來的急報——甘寧、馬超等劉璋麾下大將,統率步騎兩萬余人,自潼關發兵,先是襲取了函谷關,然后又橫掃河南尹治下諸縣,將要圍困雒陽城。
今下雒陽危矣。
然而面對雒陽即將落入險境的局面,曹操有意遣軍施救,卻是有心而無力。
無他,官渡對壘數月,他雖是擊走袁紹,小勝一場,可如今也是師老兵疲,不能再戰,更何況糧草方面,已然是不能支持他調兵遣將,施救于雒陽。
一念于斯,曹操下了決斷,他打算放棄河南尹,放棄古都洛陽,著令曹仁、鐘繇率領彼等部曲,退至滎陽、成皋據守,擋住關中人馬的東出通道。
滎陽,成皋。
曹操舉目,看向殿內一張懸掛起的地圖,尋覓到了滎陽和成皋二座城池。
‘居五諸侯之衢,跨街沖之路也。’這是孝武皇帝時期重臣桑弘羊對滎陽的評價。
在曹操看來,這個評價相當恰當,從雒陽東出,須得經過過鞏、成皋、滎陽等城池,方能踏入豫州。
即是滎陽、成皋二地,為雒陽的東大門。
于關西的勢力而言,若滎陽、成皋在手,則進可攻,退可守,可若是滎陽、成皋在曹操手里,他就可以絕成皋之口,使天下不通,將關西的劉璋堵在成皋以西的山區中。
當然,自關西東出,道路不止滎陽、成皋這一條通道。
有自長安出發,沿灞水、丹水東南行,穿過秦嶺、商洛山區,出乎武關,進入南陽的武關道。
有自河東發兵,沿中條山北麓東行,進入河內地區的軹關道。
只不過河內之地在袁紹手中,所言軹關道不是曹操所應當顧慮的,至于武關道,武關道崎嶇難行,運糧不便,對大軍行進不利,料來關中人馬不太可能選擇自武關道東出。
排除軹關道和武關道,此外又是占據了豫州的曹操,自是將滎陽和成皋視為了屏藩,用來阻止關中人馬東出,保證腹地豫州的安全,萬不容有失。
所故,雒陽的得失對曹操來說無關于大局,惟有滎陽和成皋的得失,才是關系到他安危的生命線,曹仁和鐘繇守御雒陽無用,退還據守滎陽和成皋才是正途。
“丞相,曹子孝將軍退至成皋了。”軍師祭酒-——郭嘉,自門外踏入,簡短的通報了一則消息。
‘丞相。’自官渡一役后,曹操憑借擊退河北人馬的赫赫之威,假天子之名,把掌軍事征伐的太尉、理政安民的司徒、監察遠近的司空,三公的權柄全然收攏到了他的手里,并通過重設丞相一職,讓這一切名正言順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