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袁紹敗于官渡,主力部隊退還河北,作為側翼攻堅的袁譚,本應該也退還青州,不再攻伐泰山、瑯琊等青徐交界的郡縣。
畢竟袁紹都退了下來,身為偏師的他不必堅持打下去。
但袁譚心思活泛,為求在袁紹面前表現一番,于是,在袁紹都退卻的情況下,他硬是釘在了泰山、瑯琊處,直到大雪紛飛,道路不通后,方才引兵退還了青州。
袁譚的堅持,對于底下的士卒,將校,以及作為客軍的劉備來說,是一件相當容易滋生怨言的事情。
就如當下,盡管大軍退還了青州,可張飛卻是還有些怨氣:“泰山、瑯琊累月不下,袁本初又于官渡受挫退兵,我等偏師卻是死戰不退,徒勞無功,當真是白費一番力氣。”
“益德。”劉備放下手中正在編織的氈帽,沉聲喚了一句張飛,提醒張飛莫要胡言,以免招攬禍患。
“兄長,是這么個道理嗎!”張飛沒有閉上嘴巴,他猶然憤憤不平道:“該進擊的時候退卻,該退卻的時候進擊,這是不明兵法的人才會做出的事情,就像袁青州一樣。”
“益德。”張飛口中的非議不斷,劉備的音調凝煉嚴厲了幾分。
不單單是喚上一句張飛,劉備開口叮囑道:“我等身為客軍,戰與不戰,不是我們能決定的,袁青州怎么做事,由不得我們去置喙什么,這是第一。”
“其次…”劉備壓低聲音道:“我們現下身處河北,寄人籬下,當需提防隔墻有耳,不好的話傳出去后,恐怕會惹來殺身之禍,萬事需要小心才是。”
說到這里,劉備神色有些晦暗,他自涿郡起家,廝殺的十余載,卻是沒有掙得一份基業,以前好不容易得到徐州,只是驟得驟失,徐州牧的位置還沒坐熱就被呂布襲取。
丟了徐州后,他先是委身于曹操,曹操倒是沒有因為他敗軍之將的身份嫌棄他,反倒是很禮遇他,和他是出則同輿,坐則同席,并把他視為能并肩的英雄。
可就是曹操這般禮遇,劉備心下越是驚慌,他有識人之才,看的出曹操的本性,曹操表面上看起來很是豪放和不羈,可表面終究是表面,根底上曹操很是忌諱別人勝過自己,不少人因此遭受了曹操的加害。
此外曹操的猜忌心極重,除卻幾個親近之人,旁人就算面上再忠心,也會時不時為曹操所猜忌,等猜忌心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意味著這人的身死。
于是乎,曹操越是禮遇自己,劉備越是擔憂,趁著東征袁術,他從曹操處脫身,投靠了袁紹,以免久處許都,落得為曹操猜忌乃至于誅殺的結局。
總結過往,劉備得到八個字——飄零半生,功業未建。
張飛性子雖是有莽直的成分在,但他也有心細的時候,當下他瞧見了劉備臉上滑過的落寞神色,他也跟著心情糟糕了起來,不再繼續怨憤不知進退的袁譚。
“兄長教訓的是,弟不當胡咧咧這些話。”張飛誠懇的向劉備致歉道。
劉備搖了搖頭:“不是不當說,是需要顧著場面,現下我們在袁青州的營壘中,有些話不好去明言,等到私底下,你我兄弟之間,沒有什么不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