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斗從靖邊堡帶了一百四十匹戰馬過來,舜鄉堡內原來也有馬騾一百一十五匹,不過其中估計只有幾十匹可以作為戰馬。如此一來。騎兵的人數只能暫定為二百余人。
王斗決定使用兩種騎兵,一種是輕騎兵,披有部分裝甲,使用大刀長槍等武器。視騎兵們自己愛好所長。
馬上射箭是個技術活,要練到能在馬上射箭,不知道要訓練多少時間,王斗沒這個時間,也沒有那么多角弓。他打算將來給這些輕騎兵們配上手銃,射程十幾步。也足以使用了。
這些輕騎兵還身兼哨探夜不收使用。
一種是火槍騎兵,配火銃與馬刀,其實是騎馬的步兵,遇敵下馬作戰,騎馬只是用來提高機動性。
在王斗的計劃中,打算先訓練一隊五十余人的輕騎兵,三隊一百多人的火槍騎兵。
……
“大人,要訓練騎兵,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王斗在千戶官廳招開軍事會議,營操官林道符,鎮撫遲大成,還有韓朝,韓仲,溫方亮,孫三杰等幾個軍官都是分坐兩旁。
在王斗的計劃中,訓練與帶領騎兵的人選,非韓朝不可,特別是夜不收的訓練,肯定要韓朝來。原先韓朝是在靖邊堡訓練出一隊的夜不收,不過舜鄉軍建立新軍后,由于軍官的缺乏,那些夜不收同樣被編為軍官了。
只是訓練騎兵的人選有了,這騎兵軍士的人選,卻是有些麻煩,從步兵中選出幾隊人來嗎?
不說他在沉吟,聽了王斗的話后,韓朝便出聲道:“大人,如果只是訓練幾個哨探夜不收還好,如果要訓練出幾百的騎軍,那花費就大了!”
依他說的,首先好馬種難找,能成為戰馬的比例很小,舜鄉堡內怕沒有多少馬匹合格。
其次騎兵難練,對身高臂長都有講究,舜鄉軍新軍步兵幾個月時間就練成了,但是一個合格的騎兵至少要訓練一年以上,更不談合格的騎兵軍官。
養馬開銷大,一個騎兵的開銷約等于五個精銳步兵的開銷,而且騎兵隊中還必須配備鐵匠,木匠和獸醫等,這幾者的花費同樣不小。對于這點,王斗也是明白的,孫傳庭曾在奏折中說:“馬一千三百二十八匹,每匹日支料草銀八分,騾五十四頭,每頭日支料草銀五分。”
一匹馬一天要八分銀子,一年就要近三十兩銀子,這還是駐防期的。等開戰時,麥豆與干草等馬料需要就更多了。舜鄉堡那些馬匹,平日就花了王斗不少錢。
韓朝又道:“馬上格戰,镋鈀、大棒與線槍最利,不過此類兵器打制不易。就算馬上騎刀,也與平日步軍所用腰刀不同,需要專門的匠工打制!”
騎兵用的刀不開刃,不過刀身較長較彎,與普通腰刀大不相同,這類兵器的打制,確實需要專業的能工巧匠。
韓朝說這么多,就是希望王斗取消養兩百騎兵的想法。
依他所說,訓練出一些夜不收是可以的,不過大規模訓練騎兵還是免了,反正對他們這些衛所兵來說,只要守城防護好自己地盤就行,騎兵出動的機會很少,養了也是浪費錢糧,特別是現在舜鄉堡經濟緊張的情況下。(,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