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軍中步卒除了鴛鴦戰襖外,向來沒有資格披甲,州城下來的這些人,除了管隊官李光衡外,便是高尋,也只有一副皮甲,沒想到這舜鄉堡的小兵,竟也可人人身披鐵甲,眾人都覺不可思議,又歡喜萬分。
李光衡也很是感慨。他生平最喜鐵甲,他手下十個家丁,他曾想給每人置辦一套鐵甲,卻因財力不足不了了之。沒想到區區一個舜鄉堡,竟有如此財力裝備,這讓他更對操守王大人起了高深莫測的感覺。
不過許月娥幾個女子卻拒絕了鐵甲,舜鄉堡精心打制的鐵甲雖比明軍中的鐵甲略輕,一副盔甲也重達三十斤,每個軍士無論是長槍兵還是火銃兵。還各有腰刀與解首刀一把,還有其它物什需要背負。女子體弱,披著鐵甲裝備深感體力不支,她們便各選了一副棉甲,乃是繳獲自清兵中的無鐵棉甲,重不到二十斤,許月娥仍是身披她那副皮甲。
除了盔甲裝備外,隨行己總軍士的,還有幾個醫士與醫獸,幾十匹騾馬,背負一些營帳輜重及己總軍士十日的糧米草料。更多的糧草需求,只能在境外解決了,此次他們出去,是去發財的,希望回來時,能滿載而歸。
從保安州到蔚州,經舜鄉堡,輝耀堡,美峪守御千戶所,桃花堡等地,才進入蔚州地界,一路都是隘口古道,路途并不好走。
行軍途中,李光衡與高尋深感自己隊甲中軍士跟不上行軍步伐,似乎連許月娥那幾個女子都比他們跑得快,李光衡深感臉上無光,忍不住便要打罵手下,己總中隨行的軍紀官便過來喝令制止。
看著兄弟隊甲的目光,丙隊軍士深感羞愧,自己竟連娘們都不如,不過他們也沒辦法,他們新到舜鄉堡,各方面素質的提高不是一日兩日就可以拉平的。最后他們的盔甲兵器放到騾馬上馱伏,余者己總中的軍士,仍是背著盔甲兵器行軍。
出外打仗,就算對手是不堪一擊的土匪,丙隊軍士也是心下惴惴,不知道此次出去自己能不能活著回來,只有己總老兄弟個個滿不在乎的樣子,似乎他們不是出去作戰,而是出去踏春郊游一般。
他們這批人直過輝耀堡,經過美峪守御千戶所城,桃花堡幾地時,當地守軍見他們浩浩蕩蕩幾百人,一色的青壯,樣貌猙獰兇惡,還個個手持兵器,連下堡盤問的勇氣都沒有,眼睜睜看著這批人大搖大擺地從自己堡下而過。
一路上,高尋很注意察看路途的地勢地形,他認為,如果要保有保安州與蔚州的通路安全,控制美峪守御千戶所與桃花堡很重要,李光衡也是贊同高尋的看法。
桃花堡己是蔚州地界,蔚州這個地方,在管轄上頗為奇特,乃是民屬大同府,軍屬宣府鎮管轄,與蔚州相同的,還有廣昌。
在地形上,整個蔚州便如一個盆地,南部為山區,中部為河流平川,北部為山地丘陵。由于深處宣府鎮內地,相對安全,人稱地氯豐暖,居民繁庶,商賈輻輳。
不過到了現在,蔚州居民的繁庶己成為過去,從桃花堡過去,己經進入蔚州的平川區,路上卻難得見到行人蹤跡。偶爾經過一些村堡民落,盡是衣不蔽體的婦人,面有菜色的兒童。更觸目驚心的是,道路兩旁多死尸餓殍。卻沒人清理。遍地盤踞山頭的土匪,富戶鄉紳結寨自保。
臨到吉家堡時,各人還看到三五成群的流民,扶老攜幼,挑著簡單的家當。滿懷希望地往保安州方向而去。高史銀命幾個親衛招幾個流民過來問話,這些流民見高史銀幾百人,一色的彪悍之徒,騾馬兵器俱備,以為遇到了攔路打劫的土匪,個個嚇得魂不附體。
好在這幫操外地口音的大爺雖是外表兇惡,然神情和藹,言道如愿如實相告,還會給這幾個問話之人每人幾升米,幾升米啊。問個話,哪還不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