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王斗,眼中頗有期盼之意:“王斗,我如讓你出征入衛,你可挑出多少兵馬?”
王斗盤算了一下,道:“回督臣,末將應該可以拉出三千個兵。”
盧象升有些驚訝:“王斗你總數不過三千兵,盡數隨你出征,州城如何守護?”
王斗道:“督臣不必憂慮,三千兵中,有一千為軍壯,留一千軍士守護州城,兵力足矣。”
盧象升滿意地點了點頭,嘆道:“東奴入寇,我等身為臣民,深受國恩,唯有以死報國爾。”
他對王斗的自告奮勇很滿意,滿面笑容地道:“王斗,我本意你在保安州磨練兩年,再保舉你為宣鎮游擊。不料東奴入寇,事發突然,此事只好從權了。”
他道:“我己向兵部保舉你為保安州游擊,雖說朝臣爭議,然軍情緊急,又有本督保舉,料想兵部公文不日就會下來。這些時日,你便做好出征的準備吧。”
宣府鎮城初有正、奇、左右游四營戰兵人馬,萬歷年間,又增撫標營和兵機營,變為六營。如果再增加王斗一營游兵,宣府鎮等于有七營戰兵。
王斗心下非常歡喜,大聲謝過盧象升的栽培抬舉。楊國柱在旁看著王斗,聽他與盧象升的一問一答,最后盧象升更是保舉他為宣府鎮新任的游擊將軍。楊國柱心下吃驚不己,沒想到王斗如此得盧督臣的賞識。他眼中露出詫異的神情,上下打量王斗。
猶豫了半響,王斗還是詢問道:“末將升任游擊將軍后,末將營中的糧餉器械,還有這馬步軍士……”
升為營兵,自然要有營兵的待遇享受,大明各營戰兵,以家丁糧餉最高,每月有銀二兩三錢五分,其次是南兵,每月有餉一兩五錢,再加本色米五斗。最次是普通北軍,每月止有米一石折銀一兩。此外騎兵的待遇也會高些,除了每月一兩五錢銀餉外,一年還有戰馬的草豆銀二十四兩。
不過營兵中的步騎比例,在大明各鎮中,只有總兵的正兵營五千人中,內可有馬軍三千五百人,副總兵奇兵營三千人中,可有騎軍兩千人,余者各游擊將軍的步騎比例,大多為馬三步七,最多不過五五,定給的步騎比例越高,得到的糧餉就越多。
只是眼下的大明情況……雖說王斗不指望大明給自己發多少糧餉,不過該爭取還是要爭取下。
聽了王斗的話,盧象升臉有難色,重重地嘆了口氣:“王斗,你營中游兵的糧餉器械,本督會想方設法的。”
※※※
老白牛:很多書友提到米的問題,縱觀本書,并沒有提到主角部下吃大米。當時大明北方普遍種植小麥,高粱,谷子之類。高粱、谷子(稷),黍(黃米)都是小米類。為什么一說到米,就想到大米去呢?小米也是米吧。(,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