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場大戰,高史銀深深認識到麾下軍隊軍心士氣的重要,王斗給傷亡將士免稅數年。定可更增進軍隊的凝聚力,增強他們的戰斗力,對他們這些管軍將官來說,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至于未來軍隊的負擔,那不是他管轄的范圍。
他先對王斗恭敬施了一禮,然后對張貴怒道:“張僉事,給傷殘將士家口田地免稅三年,這是將軍親自擬下的,那是他老人家的仁厚,對將士的體恤之心。不就是田地免稅三年,一千多將士的田地,也不會少收多少糧米?你跳出來反對,這是什么意思?”
他說到最后,己經有些咬牙切齒,連臉上的橫肉都在抖動。
坐于位上的鐘顯才細聲細氣道:“我贊同高僉事的意見,雖說將士有分下撫恤銀米,不過若田地再免稅三年,可更得將士之心。”
鐘顯才是僅次于韓朝,高史銀等人最早在靖邊堡跟隨王斗的老人,有他的出言支持,高史銀立時腰桿一下硬了許多。
孫三杰道:“我也贊同高僉事的意見。”
高史銀更是洋洋得意。
張貴瞟了高史銀一眼,說道:“有道是升米恩,斗米仇。你給我一升米,沒讓我餓死,我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給了我一斗米,就能給更多,你不繼續多給,那你就是仇人。”
“我舜鄉軍都是好漢,當然不會出現這等忘恩負義之輩,不過高僉事不當家不知柴木貴。此次入衛,我舜鄉軍傷亡近兩千人。將軍是豪杰人物,大明處處離不開將軍。未來肯定要出外不斷打仗,將士的傷亡會越來越多,先是一千多將士田地免稅,未來會有多少?這積少成多的……下官提出這個意見,也是一片公心,防患于未然。”
田昌國在旁邊道:“就是就是,張僉事的話,當是老成謀國之言。”
王斗靜靜聽著張貴說話,看他說得口味橫飛,慷慨激昂。他卻知道張貴此人外貌威猛,短須戟張,豹眼圓睜長得就象張飛,其實卻是粗中有細,非常精明的一個人。他刻意體現自己與眾將不和,頗有深意。
他點點頭,放下手中的茶盞站了起來,立時堂內爭論各人閉嘴,恭敬肅立。
王斗在堂內負手踱步,他來到窗口,外面淅淅瀝瀝的雨聲不斷,雨幕連綿,堂前樹木,臺階上的石板被沖刷的潔凈無比。
王斗負手在窗前看了良久,堂內各人靜靜看著他的背影,不敢出聲一言。
好久,王斗轉身回來,他嘆道:“屈子曾有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本將每讀史,也總感于民生之苦,有道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王斗不才,愿與諸君共勉,盡量讓治下軍戶百姓,日子過得好些。”
他的聲音在堂內回蕩:“那些傷殘將士,也曾是我保安州的軍戶百姓,此次國戰,他們的家小,或失去自家的子弟,或是傷殘不能勞作。本將心中憐恤,盡綿薄之力,便是以后再艱難,我也會想方設法,讓這些傷亡將士家小,能夠衣食周全,不再有饑寒之苦。也讓我活著的舜鄉軍戰士,再無后顧之憂慮。”
堂內各人一齊站起身來,面上皆是動容感動之色,他們齊聲道:“將軍仁厚,世所罕見,我等能追隨將軍,實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