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力降十會。將領有謀略不錯,不過必須配合基層士兵的素質,基層軍官的水平。底層士兵與軍官素質不高,整體實力不濟,主將再高的謀略,最終只會淪為空談。
這種例子很多,清末官員軍將不是沒人沒謀略,可惜士兵素質不高,對方只要發動戰爭,一切的奇謀都成為灰飛。同樣在抗戰時,國軍幾萬人伏擊一、二千日軍,經常設伏成功,結果大多數被反殺潰敗,這就是整體實力的效量。
當然這種感覺對李自成諸人來說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因為他們還停留在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思想中。很難設想到那種堂堂正正的實力平推與對抗。
郝搖旗罵了一聲:“驢球子,他媽媽的毛,當年盧廉使帶的關寧兵己經很厲害,人說大明邊軍中穩排第一。這王斗的兵馬,比他們更厲害,哪冒出來的怪胎?”
……
他粗野的罵聲驚醒眾人,各人都是回醒過來,牛金星不可見的眉頭一皺,李巖忽然站起來,對李自成施禮道:“闖王,諸位將軍,學生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自成親切地道:“先生有話請講。”
李巖又含笑施了一禮:“學生領命。”
他姿勢極為優美,看得場中各人都是一亮,均想:“讀書人舉止作派,就是與俺們大老粗不一樣。”
李巖說道:“說起這王斗的軍馬,學生倒想起一人,戚繼光戚少保。”
他道:“人言堂堂正正之師,最是難纏,因為一切計謀皆是無用,只得雙方對決,堂堂以硬對硬。”
他道:“昔年戚少保未成軍前,東南倭寇肆虐,官兵無能,常有數千官兵對陣數十倭寇而潰敗者。然戚少保成軍后,卻無有一敗,常斬首千余,己身傷亡不過數人。花街之戰,斬首倭寇三百余八級,生擒兩名倭首,己方傷亡不過三人。白水洋之戰,以一千五百人對戰二千人,全殲倭寇,己方傷亡三人。牛田之戰,擊潰倭寇上萬,斬首六百八十八級,己方無人傷亡。”
“戚少保在東南傷亡最重者,不外為林墩之戰,斬首九百六十級,己方傷亡六十九人。觀其一生。出戰南倭北虜,從南國到北疆,斬首級數萬,麾下傷亡不到千人。觀那王斗兵馬之精。營伍之森嚴,頗有戚少保當年風范。如這王斗軍馬一樣,戚家軍中同樣沒有家丁,不過士卒之悍勇,人人強若家丁。”
“對上這樣的嚴謹精良之師。我義軍萬不可輕敵,免得徒勞折損我師力量。”
李雙喜吃驚道:“這戚少保這么厲害?”
語氣中頗有悠然神往之意。
劉宗敏卻是一陣大笑:“李先生,戚少保的名聲,老劉等當然聽過。當年俺在米脂打鐵,沒事時也去茶樓酒肆轉轉,戚少保的事說書的講多了。不過先生將那王斗與戚少保相提,是不是夸大他們了?他再厲害,也不是三頭六臂,俺老劉倒想會會,找個時日。大打一場。”
他一邊說,一邊又將巨大的手掌放在雙膝上用力拍打,似乎那便是王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