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爭春心中一笑,習慣了靠武勇家丁作戰,有著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思想的大明各地軍官們,可能一下子難以體會這種相互配合。組陣廝殺到骨中的戰術。或許楊守備麾下有一些家丁個人武勇勝過他麾下的新軍們,不過若是列陣而戰,自己麾下軍隊殺他們那些武勇家丁,便如殺雞一般容易。
將敵放上城墻的戰法這些洛陽軍民也是第一次見到。在他們的思想中,若敵上城,往往意味著城池將要淪陷,如眼前的這般情形,真是百年也難得一見。
其實道理很簡單,將敵放上城墻。便若在野地中列陣而戰,雖說這“野地”窄小了些,而舜鄉軍,最不怕的就是列陣而戰。這一套戰術,早在舜鄉堡時便證明有效。
看著城頭戰況,吳爭春不由想起當年自己還是一個小兵時,在舜鄉堡城頭與韃子搏戰的情形,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幾年過去了,自己從當年的小兵成為千總,更是娶妻生子,是三個兒子的爹了。
想起遠在東路的妻子與兒子,吳爭春心中泛起一股柔情,隨后他將心神穩定回來,又走到城樓正面,用千里鏡眺望城外的闖軍情形。
城外的歡呼聲己經停止了,雖然羊馬墻外仍是黑壓壓的流寇人海,不過卻呈現出一片詭異的寂靜。
也不怪城外的闖兵闖將如此,那城頭的情形太讓人奇怪了,按理說在先前眾多云梯豎起,密密麻麻的己方士卒爬上去后,不用多久,官兵就會崩潰,然后城頭的闖字大旗豎起,城門打開,洛陽攻下。
然良久過去,城頭一點動靜都沒有,不單如此,前后爬上城墻的士卒怕己經有幾千人,然后他們全部消失了一樣。除了上面不斷傳來的火銃聲,慘叫聲,就是不見己方戰士的人影,也不見他們的尸體。似乎城墻內有一個巨大的吞噬怪物,無論上去多少人,片刻就被他們吃個干凈。
難言的恐懼涌上城外闖兵的心頭,便是爬云梯的那些后續闖兵士卒也猶豫起來,不知是否還要繼續往上爬。
在一個土臺邊上,劉芳亮也是臉色鐵青地看著城頭,他身旁一些頭領都在竊竊私語,猜測西門城墻上是什么情況,為什么己方士卒不斷的攻上城墻,官兵卻絲毫不見投降崩潰的情形?
而且……登上城頭的士卒又怎么一點反應也沒有?
這與常理真的不合,自去年李自成又東山再起后,這些闖將頭領隨在李自成麾下,攻陷了河南府一處處城池,往常只要義軍一上城頭,不論官兵在守城時多么勇猛,很快就是驚慌逃命,輕取城池的結果,然眼下……
只有劉芳亮臉色難看,咬牙切齒,他在心中恨恨道:“王斗,又是王斗,又是舜鄉軍!”
這幾波指揮闖軍攻城的正是劉芳亮,早在還沒有攻打洛陽時,與王斗交過手的劉芳亮就向李自成獻上人海戰術的計謀。依照闖軍人多勢眾,兵員補充便捷的優勢,用饑兵不斷的攻城,消耗城內官兵的軍力。
事實證明,這戰術是成功的,有效的,己方的士卒,成功地攻上了城頭。按往日先例,今日攻破洛陽己成定局,結果事與愿違,唯一的可能原因,就是守城的舜鄉軍在城頭擋住了。
他心下恨極,知道自己的期盼己經成為一場空談,看麾下軍隊惴惴的樣子,顯是軍心己失,且天色快晚,今日之戰,只好無可奈何地罷休。他正要傳令鳴金收兵,忽聽城那邊一陣陣驚叫,他連忙看去,不由心下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