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教場廣大,原四面有墻。然到了此時,除了演武臺一帶,余者三面圍墻皆盡不在,那些磚石。多被周邊鄉民拆去蓋房,此等事情,在大明腹地數不勝數,當地官府也管不過來。
東郊教場平日清冷,此時卻是人山人海,特別南北兩面。布滿了聞訊而來的襄陽城百姓們。昨日便聽聞定國將軍要處決那些亂軍亂民們,因此不論是襄陽城內的民眾,還是四郊的百姓,都在今日一早趕到了教場邊上。
他們聚成一堆一堆,內中有鄉紳,也有普通百姓。各人的神情中,又是激動,又是興奮,皆不住的竊竊私語,互相打聽議論著。不過興奮歸興奮,場中有官兵,特別是那舜鄉軍在,任誰都不敢大聲的喧嘩一句。
此時,在教場的左邊位置,數千的舜鄉軍戰士正整齊列陣,他們騎兵,步兵,匯成一個個整肅的隊列,他們沉默又沉著,然那股強軍的壓迫之勢,還是震懾得四周的軍民百姓說不出話來,特別初見舜鄉軍威容的人,更是一個個吸著冷氣。
在教場的右邊位置,則是當地的官兵們,他們也聚成了陣列,然隊伍中人人不安,一股股緊張,惶恐,畏懼的情緒蔓延。
各人曾私下議論,那定國將軍要當眾處決亂軍,這是在殺雞儆猴啊。不過議論歸議論,每當這些官兵目光投向對面的舜鄉軍陣列時,都有心驚膽戰之感,卻是不敢多說。
場中一片壓抑的氣氛,約到了巳時,轟轟轟,三聲炮響,鼓樂齊鳴,周邊的百姓們潮水般一陣騷動,人人皆道:“來了,開始了!”
軍樂聲中,教場的儀門上,密密走出了一隊一隊身披亮閃盔甲的甲士,他們持著刀銃,登上了正前方那高高的演武臺,在臺上列隊肅立。
隨之的,全身披甲的王斗,還有身著官服的兵備副使張克儉并排出來,二人身后,又是中軍部眾人,襄陽知府王承曾,知縣李天覺等人,眾人的身后,還有當地鄉紳代表等,個個緊張的跟在后面。
眾人來到高臺,個個表情非常嚴肅,臺上的氣氛影響到臺下,待軍樂一止,全場一片安靜,落針可聞。
王斗看了張克儉一眼,張克儉無奈,只好走前一步,咳嗽一聲,說道:“將人犯押上來。”
演武臺下右方,一直到側門的邊上,站著著一對一對的襄陽城衙役,對這等場面得心應手,立時有人高喝:“將人犯押上來。”
眾衙役聲音一道一道的傳了出去,很快的,一陣哭鬧嚎叫聲傳來,從側門處,一百多亂軍,還有一百多的流賊亂民全部被押上來。他們尤自不服,一路大聲喊叫掙扎著。
特別那亂軍千總,當他被喝令跪在臺前時,他還沖著高臺大叫:“你們不能動我,我是左大帥心腹之人。大帥回來不會放過你們的!”
王斗面無表情,張克儉卻惱怒非常,反正被王斗拉上馬,再大的后果也顧不了了。他大喝道:“放肆,你個亂賊,身為軍將,卻劫掠百姓,不將你正法。天理難容!”
他大聲喝罵,向全場軍民強調軍紀的嚴肅性,臺下眾百姓聽得點頭,皆是稱道:“張兵憲真是青天大老爺。”
張克儉說了一大堆,他板著臉,如同包公在世,不過轉過臉面對王斗時,卻是一臉的柔和,他說道:“將軍是否也說兩句?”
王斗點點頭,他走到臺前。緩緩掃視全場,場中本有些騷動,被他這么一掃視,又是靜得落針可聞。
同時眾人好奇,這個天下知名的大將要說什么。
終于聽王斗說道:“世人皆盡好奇,為何我舜鄉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斗在這里說,其實沒什么特別,便是軍紀森嚴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