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韓朝還稟報,不久前,朝廷以鎮朔將軍,宣府鎮總兵官楊國柱練兵有功,加其太子少保。東路兵備馬國璽治政有方,同樣傳旨嘉獎。還有,陵后總兵陳九皋,己經入駐柳溝,岔道,榆林等城。
王斗眼神深沉,其實這些消息,他早知道了,以夜不收為紐帶,東路之地,一直與他保持聯系。便是遠在千里,東路之事,也逃不過他的眼睛。
溫方亮說道:“大將軍,朝廷明著嘉獎楊國柱等人,暗中,不無制衡將軍之意。”
贊畫秦軼道:“學生以為,朝廷并未刻意針對將軍,這是一種本能防范。不過東路乃淺龍擱淵之所,需奪到整個宣府鎮,方能海闊天空。”
王斗點頭,楊國柱是鎮朔將軍,在軍職差遣上,自己是征虜將軍,宣府鎮團練總兵官,仍受楊國柱節制。
伯爵名義上好聽,卻沒有實權,除非自己掛“征虜大將軍”印。不過要封大將軍,甚至比得到鎮朔將軍的封號還難。那是徐達、李文忠、常遇春、藍玉等封公封候的存在。
到了大將軍,就沒有鎮、征,平諸級分別了,不論征虜大將軍、平虜大將軍、鎮朔大將軍都是平級的,大明進入中葉來,只有麻貴得封備倭大將軍。還有仇鸞,得封平虜大將軍,又加太子太保,封咸寧候等,榮寵一時。
王斗相信,皇帝并沒有刻意針對自己,純屬權力的本能反應。站在朝廷立場上也沒錯,便是崇禎皇帝對自己恩寵,東路近在眼前,也會下意識防備。
不過秦軼說得對,要想有所作為,就不能局限東路一地。
他問道:“那陳九皋,什么來路?”
溫達興管情報,他說道:“陳九皋,此人勛貴之后,原屬神機六營右營副將,署都督僉事,好整虛務,好空談,好大言,聽說頗得皇上歡心。”
王斗說道:“好。”
這種人好對付,柳溝什么地方,一個窮軍堡,后世鄉鎮下的小山村,此時城不過周三百一十八丈,與岔道城、榆林堡,一起屬于宣府鎮南山路管轄,專門拱衛京陵。
原本的南山參將俞桂,與東路各將交好,私下視為東路一份子。這陳九皋橫插一桿子,俞桂心中會服才怪,勛貴之后,向來眼高于頂,到時不要與當地守將鬧翻才是。
而且從京城花花世界到達南山,住得慣嗎?所以聽了情報后,王斗己不將此人放在心上。
大軍到了淶水,其實離東路便不遠了,因為不久后將要出征遼東,王斗打算將火炮,一部分糧草放在淶水,差不多萬人大軍一月之食,人馬食用有一萬石左右。
畢竟現在回東路,要翻山越嶺,過居庸關,越八達嶺等,頗為不便,有靖邊軍一部在淶水,就不用來回折騰。
余下的幾萬石糧草,白銀三十萬兩,還有馬騾等,便運回東路。
:<a>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