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舜鄉堡后,王斗還到自己初發家之地,靖邊堡去看看。
此時的靖邊堡,算東路的精神中心,東路的最高領袖王斗,慈母謝秀娘,眾多高級軍官管事,韓朝,高史銀,鐘顯才,鐘調陽,謝一科,齊天良,鐘榮等,皆從靖邊堡出,還有軍中大量中低級軍官,所以靖邊堡雖小,關注的人不少。
每年,都有大量的軍戶士子前來參觀,還有各學堂的學生瞻仰等,隨著王斗地位越高,靖邊堡名氣越響。
當王斗再見時,靖邊堡被修得越發漂亮了,董房河邊標志性的大水車高高聳立,往日堡邊一些豬圈與雞場也不見了,顯得頗為清潔。
不比以前只有一個南門,現在靖邊堡有東、南、西三門,以碎石小路,分別通往州城,五堡,舜鄉堡諸地,路邊還栽著樹林,走在小路上,遠望靖邊堡,有若通向一個幽靜的園林中心。
靖邊堡居住的,多是原來的老住戶,還有一些傷殘退役的軍士,也愿意在堡內外居住。
他們有耕田隊幫著勞作,每月有撫恤,每年還有各界過來慰問,生活無憂,每日聽戲唱曲,甚是悠閑。閑不住的人,還可到練兵司,各屯堡去擔任教官,或到參謀司,教化司任職皆可,總體而言,靖邊堡文化休閑氣息較濃。
此時任堡長的是原來董家莊總旗洪丘,這個粗豪的漢子雖識字不多,卻是個豪爽的人,當年對王斗的幫助很大,所以他當年老上司,現任民政司大使張貴推舉洪丘為靖邊堡堡長時,王斗批復同意了。
沒到靖邊堡前面,王斗老遠就看到堡內靖邊墩臺上一個高高聳立的雕像,那雕像身披甲胄,按劍而立。不是自己又是誰?
等到永寧門前,又見南門附近,集了大量的廟宇戲臺,還有客棧酒樓等。卻是當地軍戶的產業,專門招待來訪人員,宣傳王斗如何崛起,所向披靡等一系列事跡,也因此獲得收入。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人吃人啊。
王斗到時,洪丘領著堡民在城門外迎接,眾人都是雙目含淚:“大將來,您回來了!”
看著激動的堡民,王斗同樣激動,鄭重拱手道:“斗回來了,各位兄弟姐妹還好嗎?”
眾人七嘴八舌道:“大將軍,我們都好,就是日夜想念大將軍!”
眾人簇擁在王斗身邊。一個右臂似是傷殘,然一笑就露出兩個巨大虎牙的年輕人道:“大將軍,您還記得小的嗎?”
王斗記性頗好,見過的人或事多半可以記在心上,心念電轉間,己經知道此人是誰,微笑道:“我記得你,那個外號“大牙”的夜不收軍士蕭斌,蕭兄弟,你過得還好嗎?每月撫恤糧米。可有拿到?”
此言一出,后勤司齊天良等人緊張起來,卻聽蕭斌嘆道:“小的很好,每月都有撫恤糧米領取。分的田地,也有人幫著耕種,只是……”
他神情失落,只是嘆息。
王斗正要問他有什么心事,旁人一婦人道:“大將軍,我要向您告大牙的狀。”
王斗見這婦人也是二十幾。神情頗為精明潑辣,略有些遲疑:“這位大姐是?”
那婦人說了,卻是崇禎七年王斗剿匪時,那重傷員的遺孀,算王斗立軍后第二個陣亡的軍士,這婦人堡內外都稱她為孫娘子。
王斗問孫娘子日子過得可好,每月的撫恤糧米可有領到?
蕭斌笑道:“大將軍不必擔心,她有田地撫恤,在舜鄉堡那邊還辦了一個養雞場,美著呢。”
孫娘子嗔他道:“奴家是好了,可你每日酗酒,成什么樣?”
她轉向王斗:“正好大將軍在,可得好好說道說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