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見女兒不悅,整日言父親死板,心中沒有女兒,不免有了心結。
又談起兒子,楊氏心下煩惱,兒子鐘鼎今年十七歲,學識優異,是延慶冠山書院的廩膳生,一向是楊氏心中驕傲,然后這小子最近不知怎么了,整日言考功名沒用,要棄筆從戎,進講武堂深造。
講武堂楊氏也知道,是大將軍專門教人怎么打仗的地方,兒子好好的讀書,去學打仗做甚?讀好書,不說將來考舉人,中進士,接他爹的班也好啊,真想不通這孩子怎么想的。
聽老妻又念叨此事,鐘榮放下筷子道:“進講武堂也好,眼下大明光讀書是不行的,何況東路軍功為尊,別人想進,還進不了呢。”
東路各將,幕府司各大員,還有優惠之處,就是子嗣可進入講武堂學習,那是培養軍官的地方,多少人擠滿腦袋,要將自己兒子送入。
楊氏嘆氣:“兒孫自有兒孫福,我是管不了他們了,兒大不由娘……唉,老爺你怎么不吃了?”
鐘榮記掛著要向大將軍稟報司內事務,無心吃飯,草草吃了個饅頭就走了,到了前院,車夫福伯過來道:“鐘大使,可要備車?”
鐘榮道:“哦,福伯,不用。”
又有田護衛過來,施禮道:“鐘大使早。”
鐘榮道:“早,田護衛,今日你值守?”
田護衛道:“是。”
言語頗少,帶著軍人的干練。
鐘府家有一車夫,二護衛,都是幕府下派的,由幕府發給俸祿。兩個護衛,也盡是護衛營所出,各司大使,都有二人。平日趙護衛、田護衛輪流值守,今日顯然輪到田護衛當班。
鐘榮還知道一件事,各員身旁的車夫與護衛。盡是情報司成員,此事心知肚明便好,沒人不知趣挑破開來。
鐘榮帶著田護衛,在街上行走。現在的永寧城干凈而美麗,由于王斗居于城內,富戶商賈紛紛涌入,使城池更顯繁華,水漲船高。現城內地價上漲不少。
不久,到了大將軍府前,寬闊的青石大廣場,銅鐵大門左右蹲著高大石獅,臺階鐵盔鐵甲的將軍府護衛,無不顯示這里的威嚴。
雖然將軍府護衛早知道鐘榮此人,不過大門值事甲長,還是仔細驗看鐘榮腰牌,才讓其進入,田護衛則留在外面。不得進府。
進了將軍府,里面幾進幾出,前面數進,是幕府各人辦公之地,鐘榮剛入府不久,就見民政司大使張貴及后勤司大使齊天良大笑著走進來,看見鐘榮,二人都打了招呼。
張貴還是非常爽朗,一副猛張飛的樣子,不過鐘榮知道此人粗中有細。不可以外表視之。
還有齊天良,這個干瘦的男人,往日靖邊墩的墩軍,也養出氣度來了。
三人寒暄幾句。張貴摸著自己戟張鐵須道:“老鐘,老齊,你們說,今日大將軍,會接見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