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是延遲,燧石打出的火星,點燃引火藥。再點燃主火藥,這當中必然有個過程。所以扣下扳機后,得有段延遲才能擊發。
而且最討厭的是,燧發槍的發火延遲還不是固定的,有時候很短,幾乎感覺不到。有些時候很長。長到你以為這一槍沒有發火,然后突然響了。
相對而言,后一個問題還好,前一個問題頗大。
好在經過這些年的研究,依戰場使用經驗的不斷改進,現軍中的燧發槍,發射故障少了不少,只略高于火繩槍的發射故障。
(現火繩槍瞎火率在百分之三、四,燧發槍瞎火率在百分之八、九,每打十幾發還要調整一下火石。)
比起礙手礙腳,作戰要拖根長長點燃火繩的火繩槍,燧發槍優勢是明顯的,具有較強的優越性。靖邊軍各將,也從懷疑,慢慢接受了自生火銃的存在。
高史銀卻不滿意,他高叫道:“小鐘兒,你的意思,我們軍中的長槍兵就要取消了?那些軍士苦練技藝,結果發現一場空?”
余者各人也有想法,靖邊軍從當年的舜鄉軍起,就火銃兵與長槍兵配合,這么多年來,眾人早適應這種兵種的存在。要取消自己營中長槍兵,沒有一個人會答應,士兵們也會喧嘩。
鐘顯才說道:“當然不是,我的意思,是火銃手裝備自生火銃與銃劍,長槍兵,仍然不變。”
眾人竊竊私語,以為可行,只要長槍兵不變,火銃兵,使用自生火銃與銃劍當然好。
看眾人樣子,王斗不由微笑,軍事科技,看來還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
當年各將對燧發槍心有疑惑,現在己經接受。火槍上的刺刀,雖然不如長槍好使,但它不占編制,不用操心長槍手的使用范圍,非常方便。想必以后慢慢的,長槍兵會逐步減少,最終一色的刺刀兵。歷史,將進入新的時代。
連高史銀也覺得,給自己營中鳥銃手裝備自生火銃與銃劍不錯。
不過現在軍中長桿自生火銃不多,銃劍也沒造多少,很快還要奔赴前線,沒時間磨合新式武器,所以目前軍中裝備不變。廣泛裝備燧發槍與刺刀,至少要一、兩年后的事了。
……
這日,王斗忽然接到公文,兵部與吏部的官員將到達東路,宣布靖邊軍洛陽之戰與襄陽之戰的封賞事宜,還有兵額糧餉問題。
隨行人員,有兵部職方司的郎中張若麒,還有員外郎馬紹愉等人。
那兵部職方司,全稱“職方清吏司”,是大明兵部四司之一,掌理各省之輿圖、武職官之敘功、核過、賞罰、撫恤及軍旅之檢閱、考驗諸事,權力頗重。
張若麒更是兵部的實權人物,頗得兵部尚書陳新甲器重,他們的到來,代表兵部對忠勇伯的重視。
此外。東虜軍中有大量火器火炮的消息傳到宣大后,不說大同鎮總兵官王樸,宣府鎮總兵楊國柱等人吃驚,就是宣大總督張福臻。宣府鎮巡撫紀世維都頗為憂慮。
楊國柱仿效舜鄉軍,練了三營新軍,王樸同樣效仿,不過只練了一營。二人本來自信滿滿,有此強軍。未來斬將奪旗,取敵酋首級如同探囊取物,然遼東傳來消息對他們是個打擊。
好在皇上決定讓神機營攜重炮出戰,加上王斗營中的炮營,炮火方面,各人擔憂去了不少。
不過軍內加強營中火力強度的呼聲高漲,各人想起,忠勇伯麾下使用的子藥,非常的威猛。眼下的大明,誰敢強迫王斗獻出子藥配方?退而求其次。眾人便想著向王斗購買一些威猛的定裝紙筒彈藥。
有此想法的,還有曹變蛟,王廷臣等人。兵部中也有此意思,張若麒等人的使命之一,就是要向王斗購買一些子藥,可以的話,還要購買一些精良鳥銃。
不但如此,各個出援總兵,還打定主意,要與王斗一起開拔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