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柱也鄭重道:“國勤,多謝了。”
郭英賢叫道:“哈哈,這才是我的好兄弟。”
看各人樣子,王斗歡喜,他說道:“諸位不必如此,待出征遼東,我還要與各位并肩作戰呢。”
看王斗舉止,紀世維眼中閃過欣慰的神情,自己這個女婿,越來越厲害了。
張福臻拈須不語,張若麟則想:“這王斗,好會邀買人心。”
……
販賣與購買事宜,自有各人幕僚操辦,現在晚宴還早,所以眾人便在教場閑聊。王廷臣幾人一旁大呼小叫的玩著武器及鳥銃,楊國柱走了過來,對王斗微笑道:“國勤。”
王斗也笑道:“楊帥。”
二人此時身份有些微妙,不過楊國柱很快轉開話題,他面有憂色,說道:“此次出征遼東,聽聞賊奴傾國而出,國勤認為我師,有幾分勝算?”
王斗知道歷史上明軍大敗,不過今時不同往日。
他沉吟道:“往日奴賊入寇,我中國之師多不能擋,錦州之戰,奴更近在國境,有地利之便。”
他目光炯炯:“賊奴方略還勝我一籌,他們之策是圍點打援,我方明知陷井,卻不得不入。”
楊國柱點頭,臉上憂色更濃。
王斗繼續道:“不過我方也有優勢,多部新軍練成,士氣正虹,只要將士用命,再保糧道不失,勝算當在五五。”
戰力方面,其實松山之戰,各部明軍與清兵打得有聲有色,并沒有往日不敢野戰,望風而逃的膽怯。王斗主要擔心的是,出征官將們內心不齊,多方扯皮會造成危害。
明軍各方,一般都懷著不同心思,內中矛盾涌動,如宣大軍,就與關寧軍不和。密云總兵唐通,薊鎮總兵白廣恩,山海關總兵馬科等人,也不是好相與之人。
又有監軍與洪承疇之間的矛盾,張若麟代表兵部監軍后,盛氣凌人,當時軍中有只知張監軍,不知洪督臣的流言。
而且洪承疇這人雖然外表謙遜有禮,其實內心自負,他的方略布置錯誤。當時馬紹愉與兵備張斗提醒,張斗更言:“防其抄襲我后。”洪承疇卻說:“我十二年老督師,若書生,何知耶!”意思就是。我已經做了十二年的督師,你們這些書生,懂什么?
矛盾多,心不齊,是出征明軍的弊端。反觀清軍方面,卻大致齊心。
王斗最后道:“錦州之戰,會有一場血拼,兇險勝過巨鹿之戰,需得謹慎。”
談起巨鹿之戰,二人對視一眼,均產生溫暖的感覺,那是二人過命交情產生的時刻。
楊國柱忽然也放開了,心想何必計較王斗對自己的威脅呢?他恢復了百戰老將的從容豪邁,哈哈大笑道:“將軍百戰死。馬革裹尸還,兇險又如何?”
他目光深沉:“當年我兄子皆在遼東戰死,每次夢回,盡是當年情形,或許,我早就該去關外了。”
王斗看著楊國柱,心中難過,這大將身形仍然魁梧,只是風霜之色更濃,他不過四十多。只因為操心軍伍之事,己經顯得有些衰老。
王斗知道歷史上楊國柱在松山戰死,雖然現在……但楊國柱這樣說,讓他有了不好的預感。
他說道:“楊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