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三鎮大軍在水關長城處歇息,第二日又走到居庸關,離京師不過一百多里。
二十三日上午,大軍出了崇山峻嶺,走在京畿大平原上,這路就好走多了。
二十四日巳時,大軍到達京師,離德勝門只有十幾里路。
京師的城門,北東為安定門,北西為德勝門,向由宣鎮、密云進入京城要道。
哨騎來報,以內閣首輔范復粹為首,內閣一干官員,如吏部尚書李日宣,兵部尚書陳新甲,戶部尚書李待問等人,還有諸多的京師官員,勛貴等,己在德勝門外十里相迎,這待遇,可謂極為的隆重優厚。
此外,還有無數聞訊而來的京師百姓們。
錦州之戰,萬民關注,朝野上下,無不關切,京師各大茶樓酒肆,每日就在議論此事。
此戰關乎國運,上至高官顯爵,下至黎民百姓,對入援各將信息都極為關心。特別勇冠三軍,有天下第一強軍之稱的忠勇伯部靖邊軍,更是無數人關注對象。
早在大軍到達昌平時,各方塘馬就絡繹不絕,聽聞宣鎮軍,大同軍,合兵竟有四萬眾出征應援,京畿百姓,無不沸騰。
所以早早的,大家伙就來占位置,德勝門通往昌平的官道兩旁,連綿十數里,都擠滿了京師的百姓們。各人翹首以待,伸著脖子,都期盼著宣大軍們的出場英姿雄風。
對此,王斗,楊國柱,王樸三人也緊急商議,為展示宣大軍最威武的一面,決定改變行軍陣列,以護衛與旗手在前,隨后騎兵在后,再又步兵,最后輜軍。
百姓熱情眾多。當然不可能驅散,為防人群中惡意東奴細作,以夜不收們喬裝打扮,先行混入人流。以應安全,防止不測。
而且王斗,楊國柱諸人還接到的禮部、兵部文告,此次大軍在京師活動眾多。
皇上除親自賜宴壯行外,還要在大教場舉行大閱兵。以振聲威。所以各方面禮節,也要注意練習,禮部官員們,更快馬加鞭趕到軍中,為王斗等人解說排練。
巳時正點,迎接人群中忽然爆發出一陣歡呼聲:“來了!來了!”
聲如海潮,所有人都興高采烈,密密麻麻人頭,只往西邊方向看去。
就見遠處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大軍未至,聲威先至,而且伴著大軍行進,還隱隱傳來悠揚雄壯的行軍鼓樂聲音。人群更是嘩然,所有人都極力扯起脖子。
忽然,三桿巨大并列的大纛旗出現在眾人的眼簾,一桿楊字大旗,一桿王字大旗,中間則是血紅浪濤日月旗。
三桿大旗,皆高大無比。載在大車之上,以健馬拉之,獵獵大旗后面,是密密的大鼓車。上面鼓手敲著行軍拍曲,每敲一下,皆震人心野,后面鼓手一色應之,又有篳、鋩、篞等樂手應和。
激情的行軍鼓樂中,人馬隨之密密踏步行進。
三輛大旗車。有一輛卻是王斗送于王樸的,早在出征前,王斗就準備好了,各送楊國柱與王樸一輛。王樸正羨慕王斗二人的旗車,得之,不免喜出望外。
大軍如此氣勢出場,更讓圍觀人群歡騰呼喊,均覺心滿意足,很多人還對大旗車上翻騰的浪濤日月旗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