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他與薊鎮總兵白廣恩,率領麾下人馬,還有諸多的民夫,到達了黃土嶺與松山嶺之間,一左一右的布開大陣。
白廣恩在左,防范清軍可能的從黃土嶺東南面下來的敵軍,還有從石門山,小凌河等處來的援軍騎兵。
吳三桂在右,防范從松山嶺下來的清軍騎兵,他并不擔心。松山嶺的敵軍會從后面包抄。
因為后方不遠處,就是洪承疇的中軍大陣,敵若從后方包抄,將陷入自己麾下軍隊。還有中軍大陣的兩面夾擊中。
事實也如此,松山嶺的清騎,看來是從山嶺的東北面下來,對己方略略側擊罷了。
此時吳三桂與白廣恩,分別擺開了大陣。二陣之間,就是密集的民夫,正在平川之上,拼命的挖掘壕溝。能不能斷了松山嶺與黃土嶺的聯系,就看他們的拼命效果了。
側對著松山嶺,吳三桂擺開了兩個車營,內中有大量的佛郎機,百子銃等小炮,車營的戰士,還有兩千桿東路鳥銃。
兵部向王斗購買五千桿精良鳥銃后。大部分發往遼東前線。因得洪承疇看重,吳三桂的麾下,就分到了兩千桿的東路鳥銃,還有大量的威勁子藥,比遼東總兵劉肇基,還多了許多。
除此外,吳三桂麾下各營,還有計六千的騎兵,內中他的家丁就有二千,布置大陣的后方及兩邊。
吳三桂略一眺望。經驗告訴他,逼向己方大陣的清騎超過萬人。
不過吳三桂并不擔心,己方車營堅固,又有犀利的火器鳥銃。他擔心的。只是左側的白廣恩能不能擋住奴騎攻擊罷了,看看那邊的清騎,同樣超過了萬人。
此時的薊鎮總兵白廣恩,正大馬金刀的坐在自己元戎戰車上。
薊鎮是大鎮,他率軍二萬出援遼東,當然。二萬只是號稱。因為鎮中各將吃空餉,喝兵血普遍,出援實數不過一萬六、七,又留守一些人在營地,此時他拉出的人馬,不到一萬五千人。
白廣恩的正兵營,倒都是實數,五千大軍,內騎兵三千五百。余下的幾個步營,由鎮內各副,騎,游諸將帶領,騎兵大多三七開,不過他們的營伍,都是車營。
薊鎮是當年戚帥坐鎮之處,最重視車營,所以薊鎮的步營,無論是不是車營,營伍之內,都裝備了眾多的戰車。白廣恩的麾下,更是戰車云集,從二輪輕車到偏箱重車,應有盡有。
這些車營,也裝備了大量的佛郎機,滅虜炮,火箭等利器,看到清兵逼來,白廣恩并不擔憂。
杏山之戰時,當時的遼東總兵劉肇基,可以在兵力處于劣勢的情況下斬獲頗多,自己同樣可以。而且從明面上看,己方的兵力,還是占優勢的。再看軍中密密麻麻的戰車及火炮,他的內心更安定下來。
他大搖大擺坐著,前后都是他的精騎家丁,看清騎慢慢逼來,浩蕩人馬,無邊旗幟,雖只是策馬慢行,自帶一股強烈的氣勢。
白廣恩冷哼一聲,心中只是在盤算,此戰自己可以斬獲多少,多少時間自己可以封伯。
每當看到那王斗神氣活現的樣子,他心里就不舒服。黃口孺子,當年自己領軍作戰的時候,這小子還不知道在哪呢,一朝得志便猖狂,真是看不順眼。
清騎徐徐而來,四里,三里,二里,慢慢的,他們的衣甲馬匹都看得越發清楚。
看騎兵中,一些的八旗滿洲兵,有正白旗,鑲白旗的甲兵,還有一些正黃旗與鑲黃旗的甲兵,還有許多的八旗蒙古軍。
嗚,凄涼的號角聲響起,他們慢慢加速了,進入一里時,突然戰馬嘶鳴,蹄聲如雷,無數的清兵策馬往軍陣狂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