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開炮在即,眾人顧不上多扯,決定各營的騎兵全部拉出,合計有九千多騎。分為數波數陣,兩個方向,一攻炮陣,一防患清騎可能的側擊。
經議定,唐通部,由正兵營一參將帶領,領鎮內各營騎兵合計四千,防御清陣那邊的騎兵。
馬科部,由正兵營一副將帶領,領鎮內各營騎兵五千多,攻打清軍的炮陣。
唐通心中不悅,這奪炮看來勝算極大,而馬科仗著自己兵多將廣,不容分說,就將功勞的大部分奪去了。這由他部攻打清軍炮陣,到時他奪下炮陣,又會分多少火炮給自己?
不過實力不足,唐通哪爭得過馬科,只得忍氣吞聲。還在馬科面前,吩咐出擊部下,需緊密配合,好好護住山海軍的側翼。防止清騎可能的攻擊,使得大軍順利奪到火炮,擊潰敵人。
密密騎兵,在丘陵車營前方布陣,其中馬科軍在前,唐通軍在后。
騎兵,向來是大明各營的精華,他們戰力出眾,衣甲具備,基本上都是職業軍人,飽經戰陣,戰場拼殺技能并不缺乏。
特別此戰都是二鎮正兵營騎軍打頭陣,余下各營騎兵也沒有怨言,此戰己方勝算又大,所以個個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立功了。
他們列了好大的人海,明軍尚紅,這些騎兵,個個身著鮮紅長身罩甲,又有著臂手。加上密密旌旗,如林長槍刀棍。一股氣勢,立時綿延開來。
對面的清軍,本來要開炮的,不過見明軍騎兵大眾出來。不由愣了一下,準備的炮火,也沒有發射了。顯然要準備對付,這些將要來臨的沖陣騎兵。
馬科與唐通,都對各自出戰的正兵營將官細細囑咐。
二營一個參將。一個副將,都是二人親將,都拍著胸脯保證,讓二位大帥靜候佳音便是,他們肯定會立功得勝歸來。
他們豪氣沖天,策馬來到己方騎軍大陣。
馬科正兵營副將馬智勇,也算馬科一個族親,長得高大魁偉,滿臉的橫肉,上面布滿了刀疤箭傷。顯然也是飽經軍伍的一員大將。
他在陣前放馬狂奔,大聲咆哮:“兒郎們,隨我殺奴!”
無數的騎兵舉起兵器咆哮:“殺奴!”
“隨我奪炮!”
又是無數的呼嘯聲音:“奪炮!”
馬智勇一聲大吼,首先策馬奔出,身后是他的一些家丁,高舉著大旗。
隨后又是密密騎兵,他們先慢步而行,近了一里時,更是策馬狂奔。鐵蹄擊得地面劇烈抖動,數千匹山海軍戰馬。匯集成奔騰的洪流,滾滾向前!
他們身后兩百多步,又是唐通的騎兵,作為策應。防止清騎可能的攻擊。
萬馬奔跑,炮彈呼嘯,清軍不斷開炮,從二里遠時,那四十門紅夷重炮就不斷轟擊。
密密的實心鐵球,如閃電般掠過。不斷擊打在明騎沖擊陣列中,發出了噼啪的聲音,接連有明軍的人馬被撞成血霧。
人的慘叫聲,馬的悲鳴聲連續響起,不過明軍繼續前進,特別進了一里時,騎兵的沖鋒速度加快。
若全力沖擊,騎兵沖過一里的時間不多,一秒可奔十米,一里路程,需要不到一分鐘!
到這個時候,清軍炮陣,除了丘陵上的四十門紅夷重炮,還有布在丘陵前的,數十門紅夷大炮也開炮了,它們打三、五斤的炮子。
火炮呼嘯,在清軍大炮的交織轟擊下,沖鋒的明軍騎兵,傷亡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