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快速布陣,人叫馬嘶,各方將官,一一奔赴自己的防守地帶,
而在清兵方向,也密切關注靖邊軍等動靜,此時的清軍,己經退到離明軍快三里外。因為濟爾哈朗等人,都看到明軍陣地中大量火炮,依經驗,便是明國神機營炮火,這個距離也是安全的。
而且,英俄爾岱還帶來皇太極的命令,為防明軍火炮,軍陣之中,需布下大量的麻袋土筐。
這是皇太極在乳峰山看到楊國柱等部,以此抵擋自家黃土嶺上的炮火后,立時有樣學樣的結果,新興勢力集團,都是非常善于學習的。
所以此時濟爾哈朗,豪格,阿濟格等人的大軍后,萬余的阿哈雜役,正緊張的舞動鋤頭鐵鎬,將泥土裝袋,一袋一袋的運來,堆積于大軍的各處,特別幾桿織金龍纛前,更堆積得密密麻麻的。
看到這個情形,豪格與阿濟格,氣不打一處來,己方嚴陣的騎兵大陣,被這樣一擺,成什么樣子了?
不過濟爾哈朗與英俄爾岱堅定此舉,二人也毫無辦法。
明軍的情報不斷傳來,一部分是探馬的回報,主要還是黃土嶺上,多爾袞等人派哨馬傳回的情報。
不比別的明軍,面對靖邊軍他們,清國的哨騎,難以逼得過近。反而是黃土嶺上的多爾袞等人,居高臨下,用千里鏡眺望,靖邊軍的布局,可以看到很清楚。
皇太極也有嚴令,黃土嶺上的各部清兵,必須緊密配合平川之地的濟爾哈朗等人,情報分享,就是其中之一。
“王斗他們結的什么陣?”
聽了哨騎的回報后,濟爾哈朗幾人有些莫名其妙。
依濟爾哈朗各人的經驗,往日明軍的戰陣,懦弱些的,就算步兵與騎兵,也全員龜縮在車營里面,任大清鐵騎四面圍攻。強悍些的,騎兵可以作戰的,便聚于后方或兩翼,而這樣步兵在兩翼,騎兵在中間,這是打什么仗?
濟爾哈朗與豪格也有千里鏡,他們眺望明軍方向,從他們這個位置看去,吳三桂是在左翼,三面結成車營,約有萬人。他們右面,是密密的寧遠騎兵,與靖邊軍騎兵一起近萬人,列成一個浩瀚的騎軍大陣。
他們最關注的靖邊軍步兵,布在右翼的方向,依著一些起伏的丘陵山坡,結成一個個凹凸小陣。
情報的結果,前面有六個小陣,后面有五個小陣,形成錯位,后方還有一個大陣,最后是中軍。
然后最右翼的,還有兩個大陣,似乎是明國別部軍隊防守。
這就是靖邊軍步營的布局?豪格與阿濟格只覺好笑,豪格更狂笑道:“王斗這擺的是什么陣?他們步陣間一個個空蕩蕩的,我鐵騎沖進去,他們不就破了?
阿濟格也道:“聽說以前王斗布陣,是銃炮在前,槍兵在后,憑借犀利的火力,擋住我鐵騎的攻擊……當然,也不一定可以擋住,畢竟往日大清兵入關劫掠,總不愿多造死傷,真要沖,會沖不進去?無非多折些人馬罷了。”
“現在他放棄打老仗的優勢,選擇這樣一種怪里怪形的軍陣……”
阿濟格大笑總結:“他糊涂了!”
在場很多清將點頭,確實,大清鐵騎不是沖不開王斗的軍陣,而是折損太大,得不償失。
畢竟做強盜總是惜命的,當傷亡超過一定人數,他們就不愿意再戰,這也是王斗屢次大勝的原因之一。
他們認為,真下決心沖陣,有大把的方法可以破開,如不久前八旗兵攻打遼東總兵劉肇基的車營時,驅使馬群攻陣,生生破開了他們的車營。
濟爾哈朗凝目沉思,搖頭說道:“永遠不要小瞧王斗的狡詐,他這樣布陣,自有自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