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征遼東,他帶來白銀數十萬兩。
東路庫房中,金銀甚多,而且己無多大作用。
現時的東路,廣泛使用糧票,因為信用度打開,兌換出的糧米也越來越少,金子與銀子,更是堆在倉庫中積灰,能夠使用出去,換成將士需要的糧草,王斗還是樂意的。
其實這些戶部官員,個個傲慢,他們與當地軍政系統也并不統屬,便若戶部管糧郎中要聽總督約束,但與巡撫互不相屬,只稱同事,通判與兵備也同稱同事,遼東巡撫邱民仰,兵備張斗等人,并管不到他們。
當然,他們雖然傲慢,但在白花花的銀子面前,各人還是親切的,每次輜重營的官將過去向他們購買糧草,個個都是笑臉相迎。顯而易見的,待大戰結束,王斗攜帶的白銀,會花出去很大的一部分。
不過王斗不以為意,銀子只有花出去才叫銀子,沒花出去只叫破石。而且因為魚干,此戰的成本可以快速賺回,日后待推廣壯大,光魚干一項,就為東路不知增添多少財源。
……
一路行去,來往的輜重車馬不斷,到達靖邊軍營地外時,王斗還看到眾多商人停留在這里,各樣口音交匯,熱鬧非凡,有若一個個集市。這都是前來與靖邊軍交易的各處商隊。
靖邊軍待遇是優厚的,他們的伙食供應,按甲等軍,乙等軍區別,每人每天,都有固定量的米飯(或大餅面條),肉類,蔬菜,鹽巴,醬油,調料,甚至還有一定量的茶葉,糖,煙草供應。
東路因為畜場增多,大軍駐防不動時,還供應一定量的牛奶。
靖邊軍士的待遇,不說在大明,便是在東路,也是首屈一指的。所以王斗崛起后,雖說明里暗里不斷有人挖角,就沖這伙食待遇,就沒有人愿意脫離靖邊軍。
因為將士供應的優厚與豐富多樣,所以輜重營需要頻繁出外采購,每次采購都是大批量,看到商機,眾多的商隊云集這里,向靖邊軍的輜兵們販賣他們帶來的各種產品。
當然,不象別的明軍營寨,眾商人可以在營地內進進出出,靖邊軍的營地,二百步之內,任何人不得靠近一步,否則格殺勿論。離軍營最近的,是東路各商隊,外地的商人,一般聚集在一里之處,形成一個個市場。
集市人群中,還有許多當地軍戶,特別多娘娘宮往東南下的諸多屯堡軍戶們。
因為大軍擋住了韃子的進攻與滲透,那些逃到松山、杏山的軍戶們,又陸續回到老家,加緊恢復生產。
看到商機后,他們也趁機前來販賣他們各樣土特產,每次都被收購一空。若帶來蔬菜之類,更受歡迎,各種海產品,什么干海帶的,也一樣受到歡迎。
遼東這個地方。因為戰爭頻繁,加上銀多糧少,所以通貨膨脹嚴重,物價很貴。不過出外采購的靖邊軍輜兵們。從不賒賬,更不賴帳,每次現金交易,極為豪氣,真是有口皆碑。
如此造成的后果。就是云集在軍營外的各地商隊越來越多,販賣貨品的當地軍戶也越來越多。
加上魚干作坊的大量開設,需要人手很多,很多千里運糧的勞役民夫,也決定留下來,在此打工賺錢,造成黃土嶺南面直到海邊地帶,集市林立,形成一種奇怪的繁榮。
看著軍營外云集的商隊,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鐘顯才撇了撇嘴,終于道:“要不是還在打仗,末將還以為來到永寧城呢?這些商人,為了賺取銀子,真是膽大妄為,一點也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