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黃土嶺西側不遠時,王斗還遇到了楊國柱、王樸,符應崇,李輔明一行人,當下眾人結伴而行。
與王斗一樣,除了親兵護衛,楊國柱等人都帶了營中一些親近官將,如楊國柱,身旁總要攜帶中軍親將郭英賢。早在楊國柱未任總兵之前,郭英賢就鞍前馬后的跟隨,二人之間關系,不是兄弟勝似兄弟。
王樸帶了親將王徵,李輔明帶了李云曙,符應崇帶了林進思,這幾個官將,當日之戰時,都因王斗得到不少好處,所以見了王斗,神情都很恭敬,只有郭英賢沒心沒肺,還將王斗看作小弟弟。
李輔明大笑著與王斗寒暄了一陣,言語中頗有交好之意。
他或許想清楚了,他是山西總兵,算宣大一系,雖出身遼東,不過在遼東官將對他越發疏遠情況下,他也需要考慮團隊派系了,中立的結果就是被雙方排斥。
除此之外,李輔明還盡力向張若麒靠攏。
遼東總兵劉肇基,也有這個意思。
洪承疇有讓吳三桂取代他的意思,劉肇基自然對洪承疇沒有好感。
只是吳三桂在遼東深得人心,人脈出眾,后臺深厚,劉肇基也沒抗衡的能力,不過張若麒的到來,讓劉肇基看到機會,怎么說,張若麟也算兵部尚書陳新甲的人。
而一鎮總兵的更換,需要廷推,顯然的,兵部尚書的意見很重要。
行進途中,王斗談起了靖邊軍擬定的西進之策,王樸與符應崇都沒有意見。
不過王樸希望到時大戰,大同軍能與靖邊軍并肩殺敵。一想到吳三桂因為靖邊軍之故,得到不少軍功首級,王樸就心中不舒服,所以這次,他決定再也不離開王斗身旁了。
楊國柱則沉思,說道:“石門山賊敵現在雖少,然寨墻堅固。并不易攻下,更恐過河遭到賊奴攻打,人選怕不易擬定。”
他不愧老將,一眼就看出其中關竅。李輔明同樣點頭:“賊奴的寨墻壕溝,確實不易攻打。”
當日他與楊國柱一同攻打黃土嶺,就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有心無力,相比楊國柱的戰果,自家的山西軍太薄弱了。
他的軍隊都是大明舊式軍隊。只靠家丁精卒打仗,對上強悍的清兵,往往敗多勝少,雖然李輔明常常沖鋒在前,不過效果并不明顯,這讓他深深沮喪。
特別此次松錦大戰,不說與王斗相比,便是與楊國柱與王樸相較,這差距,都明顯出來。他與楊國柱同為打老仗的官將。山西鎮也是大鎮,卻越來越被各人拋在后面,這怎能不讓李輔明深受刺激?
他決定,待松錦大戰結束后,自己回到山西鎮,怎么也得想方設法編練一部新軍出來。
黃土嶺到松山堡之間,一樣布滿軍營,各人在各軍營間穿行,很快進了松山堡,到了總督行轅之前。
在大門口時。眾人遇到監軍張若麒,此公言笑晏晏地與眾人打了招呼。
他穿了官服,三道胡須仍是修飾得一絲不亂,被一些幕僚親衛簇擁著。前呼后擁的。不過雖然言語親切,王斗還是可以看出他眼中的一絲焦慮,顯然錦州戰事,對他造成很大的影響。
果然稍一寒暄,兵部職方司郎中就迫不及待地對王斗道:“錦州危急,容不得紛爭。不知忠勇伯可有妙計?”
幾次三番,吳三桂力請立時援助錦州,都被王斗所阻,不過眼下的情況,確實不容再拖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