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牛:去廈門辦點事,這些天有些更新不定,對讀者說聲抱歉了。
另:高訂還差五十個就破萬了,請沒訂vip第一章的書友支持一下。眼下三萬收藏,均訂五千七,大體成績還是滿意的。
……
在清國君臣,正為自己計謀自得時,明軍這邊,同樣為清兵中計感到歡喜。
三鎮大軍后方,一處丘陵上,王斗,洪承疇,張若麒,王承恩,邱民仰等人,又有余鎮總兵們,都在密切關注前方情形。
張若麒持著千里鏡看了又看,良久,他撫須哈哈大笑:“忠勇伯果是妙計,奴賊入我觳矣!”
身后的王樸與符應崇立時贊道:“妙計,確實是妙計,忠勇伯與洪督師運籌帷幄,張監軍明見萬里,皆是當世人杰。”
王斗微微一笑,放下千里鏡,他身旁的洪承疇也是撫須含笑:“觀奴兵動靜,他們定然以為,我師主攻方向為石門山,錦州東,待吳將軍他們攻下各山,立時挖壕立寨,我主力則西進女兒河,定讓賊奴大亂陣腳!”
遼東巡撫邱民仰鄭重道:“此計只可迷惑一時,待我師西進,賊奴很快會反應過來,時機稍縱即逝。”
他眺望前方:“盼望吳將軍,馬將軍,唐將軍很快攻占石門山,立住陣腳。”
此次明軍方略,便是吳三桂三鎮,先期奪下石門山,還有小凌河西岸河谷地,隨后大軍擺出進軍渡河的架式,吸引錦州城下清軍主力的注意。
隨后余鎮趁機西進,清兵定然有一段時間的混亂。
而女兒河之失,是奴酋黃臺吉忍受不了的,肯定要主力援救。待他們大軍走之一空,吳三桂等人,就可趁機渡過小凌河,在錦州城東,與城池內的祖大壽諸人匯合。
目前看來,清軍的反應都在眾人意料之中,就在前幾日,馬科,唐通等人的大營,都移到了黃土嶺東側,造成明軍主力,密密集在石門山下的假象,清軍的判斷失誤,也在必然。
洪承疇瞥了身旁的王斗一眼,看他臉上,始終帶著淡淡的笑容,一點看不出內心思想,其一身蟒袍,氣度非凡,真是龍虎之相。這個由普通小兵最后榮登伯爵的家伙,處事老辣,城府極深,便是自己宦海多年,面對王斗時,也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他心中暗嘆,王斗在遼東大軍中說話份量越重,而且他憑借的是自己影響力與能力,并非胡攪蠻纏而來,各人便是口不服,也不得不心服。
他與邱民仰等人,雖然力挺吳三桂,馬科,唐通諸員遼東系官將,但若是各員沒有拿出手的戰績,他也不好明面上過于支持,希望這次石門山之戰,各將能有一個好表現吧。
……
吳三桂寧遠軍,馬科山海軍,唐通密云軍,近五萬的人馬,潮水般的逼到了石門山腳下。最后滾滾大軍,在當地一個稱為大慕屯的地方停留下來。
此時擺在大軍前方,山嶺起伏,地勢由南向北,由東向西,慢慢高起來。
大軍西側前行數里,便是西石門,乳峰山與石門山相交處。此處山勢比較陡峭,戰車不可通行,易守難攻,但若攻下此地,大軍便可順著山后平緩的坡地,一直通到女兒河與小凌河相匯處。
該處也是敵人重兵把守之地,激戰時,旁邊乳峰山的清軍,同樣可以過來援助。
而石門山中部,有幾處山嶺坡地較為平緩,至于小凌河與石門山之間的河谷地,地勢大多平緩,只是寬度不等,有時寬達數里,有時又不到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