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氣干旱,地面干硬。相對來說,北岸地面,還是比南岸略為松軟。營中各門重達三、四千斤,四、五千斤的神威大將軍重炮,每步前行,都頗為困難。
四輪的鐵轅,在地面碾過深深的痕跡,經過一些坑洼之地時,炮手更是用力鞭打前方拖炮的牛馬,每門旁邊,還聚集著大量的包衣,喊著號子拼命推行。
不時有包衣累得倒下,還有牛馬口吐白沬,失去前蹄,龐大的炮營行進稀稀拉拉,前后拖得很遠,一些牛馬累死,沒有及時補充的沉重火炮,更是遠遠落在后面。
一些紅夷小炮倒是遠遠奔在前方,炮的輕重不說,四輪的炮架前行,同樣沒有二輪便捷。
先期到達的石廷柱等人,不時遣親衛過來催促,他們率領步兵己經到達很久,又肩負著攻打楊興嶺,還有過河援助的重任,不過炮營未到,他們也不敢展開大規模的攻勢。
又有滿蒙旗主,遣使者過來對孔有德大罵,罵他炮營來得慢,害得各旗勇士損失不少。
對石廷柱等人的抱怨,孔有德不置可否,然滿蒙旗主與固山額真的使者,卻不得不解釋,搞得他口干舌燥,聲音更為沙啞。
好容易,孔有德率一部分炮營到達漢八旗陣地,此處紅、藍、黃、白等顏色的旗號盔甲密布,漢八旗甲兵,裝扮上與滿蒙軍隊并無不同,只不過很多人的棉甲,并非那種內嵌鐵葉的甲胄,只是普通棉甲罷了。
除了漢軍鑲紅旗固山額真劉之源外,各旗的固山額真,早己經率軍到達多時,漢八旗的軍陣旁,還有朝鮮軍的大陣,見孔有德到達,他們都急匆匆趕來。
耿仲明與尚可喜當然理解孔有德的艱難,朝鮮國右議政金自點也不敢對孔有德口出惡言,石廷柱就沒有那個好脾氣,對孔有德大罵:“恭順王,你怎的來得如此之慢?半路玩女人去了?”
孔有德一肚子悶氣,火炮運行如此艱難,這些丘八還在冷言冷語,真讓他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他臉沉了沉,也不會理會石廷柱的叫囂,只與耿仲明、尚可喜等商議。
在皇太極的安排中,漢軍石廷柱的正白旗、祖澤潤的正藍旗、吳守進的鑲白旗、一部分朝鮮軍,攻打楊興嶺。
孔有德的正紅旗,尚可喜的鑲藍旗,耿仲明的正黃旗,馬光遠的鑲黃旗,一部分朝鮮軍,少量的滿蒙旗丁與外藩蒙古甲兵,參與渡河支援。
不過聽了烏真哈超炮營的火炮安排后,石廷柱又是大叫:“怎么留給我們的,就是些破銅爛鐵,重炮呢,一門都沒有?”
數十門大小紅夷炮,轟打楊興嶺,其實數量己經不少,不過在石廷柱等看來,火炮自然是越大越好。那些打十斤炮子以上的神威大將軍炮,全將被孔有德拉走,自然讓石廷柱不滿。
孔有德己經懶得看石廷柱那張與他一樣兇丑的臉,只冷淡道:“這是皇上的安排。你有何意見,可以找皇上說去。”
石廷柱一聽是皇太極的安排,立時啞口無言,半響,罵罵咧咧地走了。
祖澤潤與吳守進互視一眼。也帶著親衛,陰沉著策馬跟去。
皇太極嚴令下,他們也不敢耽擱,很快的,號角聲響起,漢軍正白旗等,往楊興嶺方向逼去,烏真哈超炮營,一部分紅夷小炮,也往那方拉去。
炮營到達前。愛德華多早遣觀測手,對南岸進行詳細的觀測。依觀測手的回報,河對岸明軍的炮營,主要架在楊興嶺小浮橋,與十里臺大浮橋之間的數里地帶,多設于起伏的高地上。
他們炮陣各門火炮前方,都疊了不少的麻袋土筐,炮陣中,還有眾多的土車堆積。